(资料图片)
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近年来,唐卡收藏有逐渐升温的趋势。但由于对唐卡的认识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因此许多人在收藏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对唐卡收藏价值的判断,往往以年代早晚作为主要依据。事实上,这种判断标准存在相当的片面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唐卡收藏的质量与水平。
明代前存世较少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但到了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王朝灭亡以后,西藏地区长期陷于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文化发展十分迟缓。到了元代,西藏地方政权萨迦王朝受命管理西藏事务,为元朝敕封的十三个万户之首。但萨迦王朝并未统一全藏,各万户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绘画艺术发展也较为缓慢。因此,宋元时期的唐卡十分罕见。
据专家介绍,许多十二、三世纪至十四、五世纪制作的唐卡,大量流入了西方的博物馆。而目前在国内,明代的唐卡精品也非常少见。1994年在纽约嘉士德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幅明永乐御制的巨型“刺绣红夜魔唐卡”,曾以10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2002年,这件唐卡又在香港嘉士德拍卖会上亮相,最终以3067万港元成交,在8年的时间里增值3倍以上,并创下唐卡成交价最高纪录。由此可见,明代以前的唐卡,其文物价值相当高,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