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57年老股票不知能否变现

 

CCTV.com  2007年12月19日 10:22  来源:新华网  
[内容速览]  在一张淡粉色的小纸片上面,印着“股票”的字样,股数为“两股”,金额“拾万圆”,“股票”底纹上印有红旗和镰刀。”   随后记者咨询了沈阳市于洪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相关负责人,“老人家里保存的凭证,相当于我们目前的股份制,大家共担风险,共同受益。

  

  沈阳一老人持有1950年印制的股票 为当年供销合作社发行

  一张1950年印制的股票……

  “这是我当年结婚时,老伴家里给我的彩礼。”60岁的杨淑兰说。

  “它相当于我们目前的股份制。”银行人士说,能否兑现还不好说。

  社员证是当年的“股权证”

  昨天,杨淑兰老人小心地拿出了几个已经破旧的“小本子”和一张印有“股票”字样的小纸片。

  丈夫王凤林指着其中的两本告诉记者,这是他父亲在1951年时办理的“股权证”。

  记者看到,“小本子”的首页上清楚地印着“沈阳市沙岭区沙岭村供销合作社社员证”的字样,证件上的号码为第0956号和第0957号,登记着持证人(王凤林父母)的姓名、性别和入股金额等条目。

  在一张淡粉色的小纸片上面,印着“股票”的字样,股数为“两股”,金额“拾万圆”,“股票”底纹上印有红旗和镰刀。

  “别看‘拾万圆’挺吓人,才相当于现在的10元钱。”王凤林老人解释说。

  老股票还真分过几次钱

  “这张‘股票’可是我当年的彩礼呢,”杨淑兰老人摩挲着“股票”谈起与老伴成亲的经历,“1966年左右,我从沈阳城里下乡插队到沙岭镇,他家里可穷了,可还觉着不能亏了我这城里来的媳妇,就把家里这惟一值钱的东西拿出来给我当了彩礼。”

  “当年供销合作社刚成立,没有钱,就号召大家凑钱搞合作社的建设,说是以后建设好了,可以给大伙分钱,”王凤林老人说,当时家里穷,但父母还是拿着家里的积蓄买了两股,“后来还真分过几次钱,每次都是几块钱。”

  “这么多年,别人早把这些东西丢了、扔了,就老伴还把这个仔仔细细地留着。”据王凤林老人介绍,后来的沙岭镇又先后归到铁西区和于洪区,家里还收藏有1963年的铁西区信用合作社的“社员证”,以及1982年于洪区信用合作社的“股金证”。

  老股票的情感价值更高

  “现在农村的供销社已经基本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的工作人员说,“信用社现在是以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形式存在。”

  随后记者咨询了沈阳市于洪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相关负责人,“老人家里保存的凭证,相当于我们目前的股份制,大家共担风险,共同受益。”

  “但这些股份是否还能兑现、能否在我们的合作联社兑现还都不好说,”该负责人表示,“因为这些凭证是在50年之后被拿出来的,而且供销社、合作社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变革,我们得亲眼看到老人的凭证是什么样的,还要对50年前的老档案、老资料进行分析、核对,最后才能确定这些凭证现在是否可以兑换,以及现在可以兑换的金额。”

  “这些会员证、老股票都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沈阳市著名收藏专家詹洪阁介绍,“早在清末就有这种老股票,后来很多工矿企业、铁路、银行也都发行过,用来集资、给持股人分红。”

  “目前,在收藏界有很多人在收集这些老股票、股权证,但具体价值要看这些东西保存的完好程度、发行时间以及是哪里发行的,”詹洪阁说,“但对老人来讲,这些东西的情感价值更高。”(记者 张瀚 贾民)

责编:刘慧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