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年成交破两百亿 艺术品投资步入高潮

 

CCTV.com  2007年12月25日 10:44  来源:  
[内容速览]  如今只要与“投资”沾边,一定能引来众人的关注,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热热闹闹自然不必多言,而同样被很多人看好的艺术品市场,今年也明显表现出上扬的健康趋势。随后中国嘉德开拍的“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精品”专场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两位艺术巨匠的12幅精品悉数成交,单场总成交额达3522万元。

  近现代书画呈现两极分化

  和古书画升温相映衬的则是近现代书画的回暖。通过一年多的调整,近现代书画市场从今年春拍开始有了很大的起色。之后,不少业内人士就预言,近现代书画将延续春拍的回暖趋势。果然,先是“张宗宪珍藏中国近代书画”专拍在香港大放异彩,取得了80%的成交率、5300余万港元的成交额。其中齐白石1952年创作的《满堂吉庆》更成了藏家追捧的对象。傅抱石、吴昌硕、张大千等名家也均有作品广受欢迎。

  随后中国嘉德开拍的“南张北齐――张大千齐白石精品”专场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两位艺术巨匠的12幅精品悉数成交,单场总成交额达3522万元。其中齐白石的《松鹰图》最终以795.2万元高居榜首。

  与此同时,专家也纷纷表示,尽管与古代书画同时升温,但是近现代书画已经呈现出两种态势。大师的精品必然是吸引人的,有巨大的价值;但是普通的作品,即便是名家所作,如果只是随意之作,也未必会受人关注,两极分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其实今天的拍卖情况,就可以看出时下的投资者已经比较理性了。”一个在西泠印社秋拍“近现代书画”专场现场的王先生说,“我们现在也是要选择好的、经得住考验的精品。不像2003年、2004年那会儿,只要是书画,不管好的差的,只要是名家的大家都会买,从几千元一直叫到几十万。”“那个时候完全是疯狂的,很多人根本不懂,就在那边不停喊价,名家随随便便的作品其实并没什么价值的。”一位来自上海的买家也在旁感慨。

  当代艺术品价值需要时间来检验

  面前的一张抽象到不易理解的当代作品如今已卖出了相当惊人的价格,一些执着于古代艺术品的专家们连呼“看不懂”,他们不明白当代艺术品为什么在近几年会有如此高涨的行情。尤其是本年度最后一季度,中国当代艺术品天价可谓接二连三,一个个新人横空出世。先是9月20日从纽约苏富比秋拍“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传来佳讯,8幅国内当代艺术当红画家的作品成交价均超过了上千万元大关,其中张晓刚的《创世纪――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以306.5万美元高价拍出,折合人民币2534.75万元,再次刷新了个人拍卖成交记录。同时,岳敏君《公主》也拍出了1608.5万元。之后,在伦敦菲力蒲斯拍卖会上,曾梵志的《协和医院三连画》以553万美元再创天价……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王广义,四个人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天价在四个人之间轮动。

  当代艺术如此疯狂,怪不得有人戏言,“将来会不会拍出上亿的价格来?”它究竟有多大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呢?拍卖公司的专家们认为:“我国的当代艺术仅仅发展了这么短的时间,就上涨得那么剧烈,这里有着不小的炒作成分,投资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一位藏家朱先生也发出感叹:“这些画的高价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其实中国的当代作品价格那么高,都是因为国外的投资者在购买,因为他们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觉得有投资价值。但是对于中国的古书画他们却不懂,所以只能竞相购买些当代作品。”

  目前,如果不做思考,一味跟进,不理性对待中国当代艺术品,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虽然从短期看,人们对于当代艺术品的热度还能维持,但是它的稳定性却很难有可靠保证。西泠印社拍卖公司的胡西林和浙江保利的周先生所持观点一致:“当代艺术需要经时间考验。”

2/3 < 1 2 3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