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27日消息:就在大家还津津乐道于中国藏家走出国门夺宝时,来自日、韩等东南亚国家甚至西方的艺术品却已经高调地走进来攻城略地――数家拍卖公司在秋拍中推出的“亚洲艺术专场”、“西方艺术品专拍”、“欧洲19世纪油画”等开始投石问路:
最近几年,古典、印象派油画漂洋过海,而一些来自东南亚的“新生代”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开始在今年“堂而皇之”地走上内地拍台。
实际上,早在好几年前,一些来自日韩等亚洲国家,甚至来自俄罗斯、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画廊就开始进驻中国,此外,本土的一些画廊也时不时地展出一些外国艺术家的作品,一些国外的艺术家通过画廊的推广在中国内地混了个半熟脸。不过,鉴于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一向是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更受关注,所以当这些艺术家走出画廊走上拍台时,自然在业内掀起了更大的波澜。
对于外国艺术品登陆中国,各拍卖公司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如果艺术品市场总是书画、瓷杂,久而久之,市场会趋于饱和,藏家也会有收藏疲劳。”中国嘉德的相关人员如此解释引进欧洲油画的原因。
“拍卖公司垂青东南亚当代艺术,一方面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中国当代艺术的拍卖阵营,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精品征集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从市场行情来看,一些东南亚的艺术家尤其是日韩艺术家近几年的成交价格涨了10倍,而且升值空间还很大。此外,像草间弥生、金昌烈、松浦浩之等艺术家在香港甚至国际拍场上都有过较好的拍卖记录,所以拍卖公司敢于在这个领域一试身手。”某画廊负责人对拍卖公司的投石问路给出了这样的理由。
藏家会买账吗
“拍卖现场挤满了人,好些拍品被你争我夺,而且还有不少内地藏家出手。”一位亲历香港佳士得本年度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拍场的买家向记者这样形容当时的盛况。与苏富比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情有独钟”不同,佳士得是“亚洲概念”的始作俑者和不遗余力的推广者。
“收藏的国际化是一种世界潮流,这不仅包括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运作,也包括收藏理念、投资理念与国际接轨。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就好比爬山,只要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开始关注外国的艺术品,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之一,当然有收藏和投资外国艺术品的可能性。”一位艺术市场评论人士曾这样告诉笔者。
毫无疑问,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业巨头早已敏锐地抓住了这种“可能性”。以印象派为例,由于中国藏家在最近一两年中不时地出现在纽约印象派油画等拍卖会上,并时有出手,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拍卖业巨头开始毫不掩饰其意欲为印象派吸引更多中国藏家的意图。而中国内地的拍卖公司自然也不会对这部分市场的潜力视而不见。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购买外国艺术品的买家主要有四类:一是书画界的行家,真正喜欢这些作品;二是一些对油画并不了解,出于家庭装饰需要而购买;三是画家,购买的原因是想借鉴这些古典油画的精湛技法;四是信教者,因为在西方古典油画中有不少与宗教题材有关。
有关资料显示,最近一年中国的新富群体增长了7.8%。这些新富群体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对中西方文化都有所了解,在艺术市场上他们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消费者。“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的收藏家、企业家一直致力于收藏国外的绘画、雕塑等。将国外艺术品纳入收藏投资视野是艺术品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藏家怎么藏
有不少人对西方艺术品尤其是印象派在中国的拍卖担着心。佳士得拍卖公司相关人士就曾表示,在中国内地,要收藏家购买西方的印象派艺术作品还为时过早。而在中国销售西方艺术品最大的障碍是,潜在的购买者对西方艺术品的认知度低,尤其是对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购买大户来说。不过,在一些市场评论人士看来,文化上的差异并非购藏印象派的主要瓶颈,看看近年来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印象派绘画展览,哪一次不是引来人山人海的参观者,这证明内地藏家对印象派并不是没有兴趣,有兴趣自然就会形成认知。
与印象派和西方古典油画相比,东南亚当代艺术则又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中国一直是亚洲文化的母体和根源,因此中国当代艺术是亚洲市场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但是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价位渐次走高,价格相对较低的东南亚当代艺术自然进入了藏家和投资者的视野。东南亚艺术开始步中国当代艺术之后尘。”一位行家说。“其实与购藏中国当代艺术一样,只要买对了,东南亚当代艺术自然是个投资点。但是与中国当代艺术良莠不齐的情况类似,购藏东南亚当代艺术品时藏家也需要在品质上进行把关”。对于如何选择外国艺术品,相关人员给出了这样几条选择的标准:一是看艺术家有没有好的画廊在经营;二是看艺术家在国际市场上是否露过面;三是看作品自身的品质,即其卖相和内涵的好坏。
责编:刘慧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