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老唱片:还原历史的声价

 

CCTV.com  2007年12月28日 09:39  来源:《私人理财》杂志  
[内容速览]  从大众收藏方面来看,对比起连环画藏品等市场近年的急剧升温,老唱片显然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唱片公司是法国唱片商乐浜生创建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唱片标志为我们熟悉的一只公鸡。

  声音是最真实的历史档案,比起文字资料,声音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唱片自从1907年传入到中国以来,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期间,经历无数的战乱和动荡,能保留下来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其历史价值弥足珍贵。近年,老唱片收藏逐渐升温,但老唱片的市场至今仍背离它的价值,尚未引起收藏界的重视,而一些有识之士却先人一步,率先在这个价值洼地里淘金。

  文/实习记者 詹丽冬

  老唱片收藏方兴未艾

  一个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载体迅速改朝换代,老唱片随着老式留声机一起退出历史舞台。而正是这些早已灭迹的老唱片,却成为收藏市场上不可多得的“古董”。然而,目前老唱片的收藏市场,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价格与价值出现背离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收藏界的有识之士,看好老唱片收藏市场将逐渐趋热,正在趁机逢低买进老唱片。

  老唱片传入我国将近一个世纪,但是,老唱片在经历了列强的入侵,国内的动乱,文革的洗劫等动荡时期的破坏,如今已经几近消逝殆尽,所剩无几。这既有历史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封建旧社会年代,一些反映反封建题材的老唱片就受到极大的摧残。比如江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一度在文化领域被遗弃。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一切文化遗产,都被冠以“四旧”的名义,老唱片也不能幸免,以“靡靡之音”的莫须有罪名而被付诸一炬。中国收藏协会的老唱片收藏家寿小钧先生说,文革时期,正是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这些老唱片,这些珍贵的文物才得以幸存。

  目前,老唱片市场一直是有行无市的情况,其价值一直被市场低估。在国内的藏品交易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师的名字画,在拍卖会上受到人们的极力追捧,屡创出令人咋舌的天价,不断刷新记录。但同样作为艺术品的老唱片却一直受到冷落,很多老艺术家在他们艺术生涯结束后便渐渐为人所淡忘,他们灌制的原声唱片,也以此被人们束之高阁。老唱片不仅没有出现在大型的拍卖会,甚至在藏品交易市场上也比较少见。

  从大众收藏方面来看,对比起连环画藏品等市场近年的急剧升温,老唱片显然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一般来说,品相好的民国时期连环画,往往可以拍出数百元的价位,而同时期相同品相的老唱片,却只卖出区区几十元,而且极少有上拍的机会。文革时期定价仅一角多钱的样板戏连环画,现价已超过一、两百元,整套样板戏的唱片,却只能卖到几十元。即便是著名老艺术家灌制的唱片,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录制的唱片,一百元左右也能买到,甚至藏品市场上罕见的大中华戏曲唱片,最高也不会超过千元。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是不正常的。老唱片是一种有声的艺术,与有形的字画等艺术品,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理应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估值。

  当然,我们也看到,近几年,老唱片收藏正在逐年升温,业界人士预言老唱片是寄邮品、连环画后,又一藏品中的黑马,有望在短期内急剧升温。老唱片的收藏价值如寿小钧所描述那样,假设你在30年代帮人保管一张唱片,每年收取1元钱的保管费,70几年下来,一张30年代的老唱片,价值也远远超过了现在市面上普通唱片的价格了。当前,一些眼光长远的藏家,看到了老唱片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价值认可、长期内升值潜力看好的趋势,低价大批购入老唱片,等待着价格回暖。

1/3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