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社香港新闻中心/主编 罗绮萍
法国兴业因为‘魔鬼交易员’Jerome Kerviel以虚假买卖手法大量购入欧股期指淡仓,令这家在欧元区排名第四的金融集团,录得金融史上最大宗交易亏损,涉及金额49亿欧元(约557亿港元),掀起全球股市另一重巨浪。
Kerviel年仅31岁,职级不高,2000年才加入法兴专门程式交易及衍生工具小组,年薪不足10万欧元(约114万港元),竟有本事赔上5万年的年薪。法兴并非没有防范措施,Kerviel有交易权限,但他持续以虚假买卖,为即将到期的合约转仓,结果令持仓额愈来愈大。这再次暴露金融市场的风险,衍生部门的漏洞。
日常生活遇到电子产品失灵或者不会用时,笔者一直沿用相当有效的笨方法──关机、重新启动。这也是很多政府面对危机时经常使用的笨方法。例如中国A股市场不振,中国证监会便暂停新股上市,到大量资金追逐有限股份,股价炒到不合理价值时,才重新启动新股上市。
市场经不起这种折腾,在交投量大、国际化的市场,更不可能用这种‘关机’方法。我们不能想像香港市场会停止发行新的衍生品,当局只会因应当中可能出现的漏洞,修订法律法规。
If you can’t stop it, join it,笔者的立场是即使不参与,也应该认识。诚如香港交易所(0388-HK)行政总裁周文耀所言,港交所正进入衍生时代,预期各种衍生品交易会更趋活跃,香港将是全球衍生工具市场的领跑者,预期衍生品的种类愈来愈多,成交金额愈来愈大,与大市的互动性也日渐增强。即使投资者避开衍生品,只投资自己熟悉的正股,但你会发现正股股价因为衍生品而大幅波动。
例如昨天港股在一小时内波动1500点,其中一个原因是Accumulator,笔者从《香港经济日报》苏丽珍的专栏得悉,有些经纪戏称这种新产品为‘I kill you later’,果真音义俱全。这种产品的客户可以指定挂勾某股份,并以指定以一个低于市价的价钱,每日收取一定数量的正股,在大升市时,客户当然赚到笑,但遇上市况逆转,客户便要接贵货,当正股跌穿指定的接货价时,客户仍要按接货价接货,有些合约更要客户双倍三倍四倍数量接货,即所谓‘接二’‘接三’‘接四’。
水能载舟,也能载舟,投资者必须量力而为,认清自己的能力,包括财政能力及承受风险能力,才投入衍生产品的惊涛骇浪,即使如笔者般静观其变,也要加倍努力,多看多听多问,加快了解新衍生时代。
笔者近正在筹划农历年后在财华网推出新栏目‘衍生之道’,坦白说,对于近两、三年迅速发展的权证、牛熊证、股票挂勾产品、结构性存款、交易所买卖基金,笔者所知有限,但大势所趋,必须加倍努力,集合各位同事力量,希望以新栏目帮助读者先求知,再投资。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