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宏观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物价周期性震荡上行 调控需要“以粮为纲”

 

CCTV.com  2008年02月13日 06:5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内容速览]  我国物价与世界各国一起上涨,并非偶然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大宗商品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5.农产品价格不断通过“涟漪效应”传导至下游产品,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走高。

  国家信息中心政策动向课题组??当前物价形势分析及调控政策建议

  未来调控政策趋向:

  “以粮为纲” 长短兼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企业有着极为强烈的涨价冲动,而消费者对未来的通胀预期也在上升,物价存在由结构性上涨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危险。因此,短期内国家实行价格管制措施、加强价格行政执法确有必要,但价格管制措施的副作用是抑制市场内在的平衡机制,容易引发供给短缺和黑市交易。从长期看,政策更需要长短兼顾,从源头性和体制性因素入手,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稳定消费者通胀预期。

  1、通过“促进限出”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

  在国际市场粮价无法大幅回落的情况下,短期内要想平抑国内粮价就只有从内部想办法,应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在保证国内正常需求的条件下,适当控制粮食出口总量、增加进口,扩大国内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粮食自给率。目前国际上除了小麦价格以外,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均低于国内,短期内中国可以加大进口以抑制通胀预期。可以采用的办法包括加征粮食的出口关税,增加主要粮食品种进口配额并下调进口关税,加快人民币升值速度以提高对进口产品的购买力等。鼓励进口、减少出口不但可以增加国内商品的供应,还可以增加国内市场对外汇的需求。

  2、建立“猪粮”价格联动机制。

  把支农惠农政策和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到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完善农民种粮补贴政策和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减少农民种粮风险,维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建立对猪粮价格的动态监测机制,由于猪粮比价5.5∶1是养猪的盈亏平衡点,当粮价提高时应允许猪肉价格同步提高;当粮价下跌一定幅度时应适当降低猪肉价格,使“猪粮”比价动态维持在略高于5.5的水平,以此来保证养猪户的正当养殖利润、同时又不至于对整体物价造成过大冲击,确保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益共同提高。

  3、充分发挥市场平抑价格的内在机制,减少价格管制。

  种种历史事实及经济学理论已经证明,政府的价格管制措施通常难以奏效,政府从来都不可能完全控制价格,人为地抑制市场内在的平衡机制是不可能有效的。最近的例子是非洲的津巴布韦,去年4月时的通货膨胀率约为37倍,总统下命令,于6月底出台强硬政策,禁止生活必需品涨价,一切物价统统减半,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纷纷走上街头帮助政府检查商店的价格。其结果是商店经营亏损,纷纷关门大吉,造成生产进一步萧条,失业增加,到7月通货膨胀翻了一番,竟然达到76倍,局面近乎失控。

  价格管制尽管可以短期内抑制通胀,但可能会引发供给短缺和黑市交易,而短缺是更为严重的通胀。由于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其价值的合理回归,提高农民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也是符合政策导向的,因此,只要农产品价格上涨不是太离谱,政府就不必过多干涉,而应该更多地依靠市场进行自动调节。如果政府采取强硬措施管制价格,则很可能抑制价格信号发挥诱导资源重新配置的作用,反而使某种商品供应紧张的状况持续更长时间。相反,农产品价格上涨会使得土地收益提高,受比较效益引导,农民增加投入从而使农产品供应增加。

  4、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和种粮农民的补贴。

  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非常小,依靠压制需求平抑价格基本不现实。从长远而言,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补贴力度,同时想方设法提高广大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购买力和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这样的组合措施将不会扰乱市场自然具有的平抑价格的机制,而是政府在市场之外补充市场的某些不足。市场、政府各司其职,可以使整个社会较为平滑地渡过价格上涨周期,既不至于使部分低收入群体生活压力过大,又不会损害市场体制本身。此外,在种粮成本不断上升,进城务工工资较快上涨的局面下,政府有必要提高粮食收购价,同时补贴农民种粮(包括农药、农具、化肥的补贴),以鼓励其种植粮食,提高粮食供给,这是解决中长期粮价上涨压力的有效路径。

  5、完善物资储备制度,稳定消费者通胀预期。

  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市场各方的主观预期所决定的,消费者如果主观上相信供应将会趋紧、价格将会上涨,就会愿意接受商家报出的高价,甚至可能出现恐慌性抢购。这个时候,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及时向市场提供供需信息,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政府力量,增加供应。民众一旦相信供应将有保证,其恐慌性需求自然会消退,价格也就失去上涨的动力。决定价格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供需,而是人们对于供需状况的主观认知。对一个人口大国,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及应急措施十分重要,这不仅为了防止社会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也可对短期市场供给变化予以调节。政府应建立重要商品供应和储备的预警系统,并将信息及时对外公开发布,消除消费者的恐慌情绪。

  6、加大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力度。

  通胀既然是货币问题,就得用货币及有关货币的政策解决问题。控制贷款、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扩大央票发行是必要的货币紧缩手段,但近两年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显著增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受到了限制和削弱。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加大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使用频率,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14%,而11月份CPI同比上涨6.9%,负利率局面仍在持续。提高利率对于抑制经济过热、稳定物价、促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提高利率对股市、楼市的长远健康发展而言也是有利的,因为它将促使更多的企业减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继而转向债市、股市等其它融资渠道,从而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对房地产市场而言,加息不仅可能抑制对房地产的投资性需求,同时还会提醒购房者注意利率成本问题,向购房者提示风险,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稳定运行。

  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输入型通胀显著的局面下,人民币升值也是应对通胀的重要工具之一,本币升值有利于降低商品进口价格,从而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本身也是货币紧缩手段,相对于同样量的外汇涌入,人民币升值使得国内的基础货币投放可以相应减少,从而降低发生通胀的可能性。适当加快人民币汇率升值步伐,对于稳定物价、扩大对外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7年物价在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下持续上涨

  2007年,我国物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农产品价格高涨及其对其他物价的传导。导致我国物价上涨的诱因很多,既有短期因素,又有长期因素;既有偶发性因素,又有周期性因素;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既有成本推动因素,又有需求拉动因素;既有货币因素,又有商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国际价格传导而产生的成本推动,以及城市化与工业化带来的需求拉动。

  1.目前物价上涨尚处于“良性”区间,与全面通胀还有一定距离。

  2007年我国物价一改前两年的平稳运行格局,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月CPI涨幅从年初的2.2%一路跃升到年末的6.5%,创11年新高。全年累计CPI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的风险在逐步积聚,但与全面通胀还有一定距离。首先,在构成我国CPI的八类产品和服务中,食品所占比重最大,占比达到34%,而其他七类中最高也只有14%,除了居住类商品价格以外,非食品价格在过去五年中都是相当稳定的,一直维持在1%左右的水平,最近也没有大的波动,PPI目前也处于较低水平。其次,从历史比较看,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尚在合理幅度内,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为9.8%,CPI平均涨幅为6 %,2007年GDP增长11.4%,高于历史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而2007年CPI涨幅为4.8%,低于历史平均水平。最后,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目前物价与GDP增长水平之间的状态有些类似美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和美国,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通货膨胀较为温和,而经济则高速增长。

  2.物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际市场的传导。

  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利率下降、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发展中国家对于大宗商品需求不断上升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对粮食需求大幅增加等多种因素影响,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粮食、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促使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美国和拉美的粮价上涨了10%,中国的粮价已经上涨了18%,非洲大部分国家的粮食价格上涨了25%以上。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统计,到去年底,全世界粮食储备量降到了近20年的最低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均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我国物价与世界各国一起上涨,并非偶然现象,目前我国许多大宗商品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如2007年前10月累计,我国初级产品进口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4.7%,其中食品及活动物进口额增长14.9%,动植物油增长86.5%。我国近3年来粮食呈净进口格局,2004-2006年,我国粮食净进口分别为497亿斤、445亿斤和508亿斤,3年累计净进口1450亿斤。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影响,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也水涨船高,2007年前11月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为每吨84.5美元,同比上涨32.8%。最近,涂永红等人通过选取美国、日本、欧元区等10个国家和地区自1995年第1季度至2006年第4季度10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国际环境变化对国内物价波动的主要原因,其影响力约占70%。可见,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

  3.食品价格上涨是最主要的推动因素,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构成我国CPI的八大类价格中,去年以来保持着“五涨三降”的发展格局。在上涨的五类价格中,食品价格对去年我国价格总涨幅的贡献超过了80%,去年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但食品价格上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1996年达到峰值,此后开始至2003年以前,农产品价格一直在较低水平上运行。到2003年夏收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不足1996年峰值时的2/3。2003年9月份以后,农产品价格总体上结束了7年的下降趋势,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我们以去年涨势最猛的猪肉价格为例加以说明。在我国,由于养殖模式的不同以及超乎寻常的低廉劳动力,人们往往将猪粮比价5.5:1作为养猪盈亏的平衡点。当猪肉价格明显高于这一比价时,生猪生产就快速增长,反之亦然。2004年以来养猪效益逐渐下降,猪粮比很长时间低于5.5的盈亏平衡点。2006年五六月份则降低到了4.4的最低点,生猪最低价格每公斤6.5元,猪肉价格每公斤为10元。2006年育肥一头100公斤的良种猪,净亏损在130元左右,全国养殖户(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估计超过100亿元。由于养猪亏损,造成了农民大量宰杀母猪。再加上南方地区出现猪蓝耳病疫情,造成了母猪流产和仔猪大量死亡。2006年年底全国母猪的存栏量减少了3.6%,2007年6月底又比上一年的6月底减少了7%,这就造成了市场生猪供给量的减少。2007年以来,尽管生猪价格上涨很快,但由于同期粮食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上涨也很快,猪粮比价也只不过刚刚超过平衡点。如果粮食价格总体保持上涨势头,猪肉价格上涨的态势短期内将难以消除。

  4.我国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加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频率和幅度。

  小农经济模式在人均GDP较低、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健全、农村剩余劳力较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国将年出栏50头以下称为散户养殖,这样的散户养殖在中国的生猪养殖中占70%以上。许多散户不仅劳力不计入养殖成本,甚至连饲料也不购买,这可以说正是猪肉能在历史上一直保持低价的最主要原因。有关专家分析,假如中国养猪真的实现以规模养殖为主,各种劳动力投入及间接成本以市场定价,带来的后果将是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但是,小农经济带来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产业组织规模小,势单力薄的农户不能有效地搜集和利用市场信息,不能预判市场可能出现的变化,缺乏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他们一般都是简单地跟随价格作出生产决定,高盈利时“一窝蜂上”,亏损时“一窝蜂抛”,这样就形成了“价格上涨??供给急增??价格下跌??供给急减”的周期性循环,加大了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5.农产品价格不断通过“涟漪效应”传导至下游产品,导致物价总水平持续走高。

  通货膨胀时期,不同商品、服务和资产的价格会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和次序陆续上涨,而且上涨幅度大不相同。一旦某类产品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其价格就会同时向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进行扩散,在产业链上距离越远和替代性越差产品,其价格上涨的幅度会越小,这就是结构型通货膨胀的价格传导特点。这就如同向水中扔一块石头,涟漪从中心向四周扩散,而且那个波纹越往外就会越小。现在,粮食、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已经成为了投入水中的那块石头。如果这些价格只是一次性上涨的话,“涟漪效应”会很快消失。但农产品价格总体上涨可能是一个中期趋势,“涟漪效应”所带来物价上涨的幅度及范围都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整个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6.货币发行量过多对物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从本质上说还在于货币发行量超过了经济活动需要的货币量。我国巨额贸易顺差加上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导致的大量热钱流入,导致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在收购外汇的同时,央行即向市场投放了相应的基础货币,再通过货币乘数作用,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此外,近几年我国还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创新,通过金融杠杆的作用,盘活巨额存量资产,贴现企业和个人的未来收入,创造了数量巨大的“信用货币”,或者叫“虚拟化货币”,这也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源所在。这些钱的所有者不是中央银行,而是民间企业或居民,如果企业和居民愿意变现,将证券换成钱去买物,就会有大量货币流入市场,物价就会上升。

  2008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

  2008年,在影响我国物价走势的诸多因素中,推动物价上涨的力量远远大于拉动物价下降的力量,尤其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在粮价的推动下,国内农产品价值中枢总体将呈现不断上移趋势;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上调压力日趋增强,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环保等要素成本将不断提高。此外,居民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对物价上涨的推动力继续增强,流动性过剩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1.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将是一个中期趋势,短期内难以缓解。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般呈周期性涨跌,从长期看过去几十年大体保持稳定,然而,自2004年以来的本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可能是一个中期趋势。考虑到农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上涨直接相关、世界各国大幅度增加生物燃料使用、美元继续贬值等背景,世界农产品价格今后一个时期将会在高位运行。

  (1)油价上涨刺激了玉米、大豆等生物燃料作物价格的上升。由于世界范围内石化能源日趋紧缺,生物质能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粮食作物被用于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导致世界性粮食供给总体偏紧。近几年来,美国开始大规模用玉米生产乙醇,导致玉米价格节节攀升。美国2006年和2007年的玉米乙醇产量分别达到50亿加仑和53亿加仑。按规划,美国替代燃料的用量目标2012年为75亿加仑,2017年为350亿加仑。如此看来,美国汽车还将吃掉越来越多的玉米。

  (2)玉米等生物燃料作物价格的上升刺激了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挤压了一些传统作物的种植面积,所有主要粮食的库存量均下降至历史低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布的《10年农业展望报告》认为,生物燃料需求不断扩大将导致全球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

  (3)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改善使得食品消费升级,对于肉类消费量不断上升,带来对于大豆、玉米等饲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4)除了供需原因以外,美元贬值会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农产品价格。

  2.在粮食及其他生产资料价格的推动下国内农产品价值中枢将不断上移。

  2006年10月以来,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国内粮食价格持续快速上涨,既与当前国内粮食需求总量仍存在缺口有关,也与粮食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有关。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下,全国已经有2亿多农民实现“农转非”,相应地其农产品消费从“自给型”转变为“商业型”,口粮需求持续增长。居民食品消费升级,“少吃米饭多吃肉”,人均小麦年消费量10年间下降了10公斤,人均猪肉年消费量则10 年间上升了10公斤,而生产1公斤的猪肉需要3-4公斤的粮食作为饲料,这导致对于大豆、玉米等饲料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用玉米等制造生物燃料亦兴起,作为非食品加工用粮增长较快,2004-2006年我国深加工消耗玉米由1650万吨提高到3589万吨,年均增长29.5%,远高于玉米产量7.9%的平均增长速度。

  而从粮食供应情况看,受到耕地、水和自然天气的影响,我国农产品增产空间有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造成地价不断上升,耕地被不断侵占,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要靠有限的土地维系粮食产量持久增加已十分困难。粮食的各项投入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农具、农药、化肥等价格上涨迅速,种粮的机会成本(即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工资)增长迅速,导致农民种粮的相对回报率越来越低,种粮积极性也越来越低。这一轮粮食价格高涨的背后,实质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消费升级、国际价格传导等深层次因素。2008年这些因素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在整体需求没有降温、供给没有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价格压力不大可能轻而易举地得到缓解。

  长期来看,农产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反映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普遍规律。各国经济发展中,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和食品价格都呈现逐步提高态势。国内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推动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其价值中枢总体将呈现不断上移趋势。

  3.能源、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将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对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实行政府定价,价格普遍偏低,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扭曲现象,给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诸多问题。考虑到我国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迫切性和2007年下半年不能出台政府调价措施的后续影响,今年下半年随着总体物价水平的走稳,需要出台的政府调价项目会比较多,2008年水价上涨已成必然,电力行业正在吁请提高电价,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上调压力预期增强。资源能源价格将成为未来推动整体价格上行的重要因素。

  而从国际市场看,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资源性产品近几年价格都大幅上涨,短时期内价格不可能有较大幅度回落。国际原油价格近期一度超过每桶100美元,黄金价格也刷新了28年来最高纪录。由于我国资源性产品的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受其影响,国内包括钢材、水泥、石油、有色金属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几乎全线上涨,11月份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1.7%,涨幅比年初高出6.8个百分点,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2.6%,汽油、柴油和煤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3.9%、8.8%和8.0%。

  近几年,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央围绕着解决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提出了新的重大政策措施,其中加大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是一个重要举措,生活消费成本上升、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及建立健全社保体系等因素都将加大企业用工成本,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确保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这必将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近期,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正针对2008年上半年600种消费品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走势的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和分析研究,从初步结果来看,人工、土地、财务、环境保护和原材料成本对2008年上半年的价格水平仍将构成一种上行的压力。

  4.居民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对物价的推动力继续增强。

  2007年我国新增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城乡居民收入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2008年机关事业单位将继续提高工资,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促使雇主和职工收入增长加快,以及“奥运景气”的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财富效应的积累和扩大引发的居民对房地产、食品以及生活消费品需求的增长,2008年消费需求拉动物价上涨的动力将明显大于2007年。

  5.生产资料价格再次走高可能推动CPI的新一轮上涨。

  农产品与资源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带动生产资料价格的趋升,并使得今年涨势比较缓和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近期又有涨幅增强趋势,由此加大了2008年物价上涨压力。我国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水平在2004年经济高涨时达到了8.4%的高点后开始走低,一直徘徊在2.5%-3%左右的水平。2007年10月以来,PPI开始加速上涨,11月份达到4.6%的近期高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结束了2007年以来连续下跌的走势,同比上涨4.8%;生活资料价格维系04年以来连续上升的趋势,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7%。由于PPI向CPI的传导压力增强,可能推动CPI进入新一轮上涨区间。

  6.由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难以根除。

  目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是在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格局下,大量制造企业涌入我国境内,加工贸易顺差激增。同时由于中国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等因素,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长期存在,导致中国一般贸易出口持续高速增长。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从内部因素来说,主要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发展模式,致使内需不足,大量产品只有出口海外,商业银行通过结售汇业务获得大量的人民币头寸,加上储蓄存款的强劲增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明显过剩。2006年以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注资、股改、上市取得阶段性成果,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得到显著提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能力和动力明显增强。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因素在未来较长时期内都不会有大的变化,流动性过剩也难以根本性缓解。流动性过剩导致信贷投放高居不下,固定资产投资在信贷支持下有了更强劲的增长,流动性过剩也会推高CPI及资产价格,积聚通货膨胀风险。

  课题负责人:范剑平

  执笔:高辉清 朱敏 胡少维

  当前,物价的快速上涨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人民群众反应强烈。为此,国家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规定近期资源性产品和公共事业性产品价格不得调整,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1月24日,去年全年物价数据新鲜出炉,12月份同比上涨6.5%,全年上升4.8%,创近十一年来新高。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看待目前的物价形势?政策趋向又该如何抉择?许多人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规律,认为物价上涨压力将逐步得以缓解。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物价周期性震荡上行,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成为一种常态。行政性的价格管制措施在短期内确有必要,但从长期来说,调控政策更需要“以粮为纲”、长短兼顾,同时注重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功效。

  相关链接: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