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视频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马斌读报2月15日内容

 

CCTV.com  2008年02月15日 17:05  来源:CCTV.com  
换个话题,说说过年的事。

    再来看这张照片,这上面有两部手机,手机都在显示着一条新年的祝福短信。注意呀,这两条短信可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别说两部手机收到同一条短信,就是我自己的一部手机,收到一模一样的短信就有十几条。小刘是一名大学生,除夕夜他收到了近百条祝福短信,出于礼貌,起初小刘每收到一条短信,都会编写上自己的祝福给对方回复过去。回复了20多条短信后,所有祝福话语都用光了,只好将收到的短信转发给朋友。忙乱中,竟把朋友发给他的短信又原封不动地发了回去。今年45岁的田先生,他发现自己收到的多数拜年短信都是长篇大论、修饰语繁多,而且许多短信的内容都一模一样。他问了儿子才得知,原来这些短信都是从网站下载的。这样的二手短信,大家都收到过,您收到这样的二手短信是不是心理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工人日报》分析了这种《被复制了的节日祝福》,文章说,“祝福”中少几分雷同,总会让人感觉更有诚意。因为每一个发送“祝福”者都希望对方能感受到自己的真心。

    《中国改革报》的观点是《“二手短信”祝福同样真诚》。文章说,接受别人的祝福短信吧,哪怕它是“二手”的。就像我们接受别人的鲜花一样,只管闻到花香就行,何必问别人是顺路买的,还是专门去花园里摘的。

    有人就建议了《祝福短信呼唤个性回归》。文章认为,人们应从“让‘枪手’们在我们的手机里跑马”,转向“亲自创作短信” “祝您全家春节快乐,永远健康!”类似这种平平淡淡的短信,也能让人深深感受到真挚的友情。

    我觉得这个建议最好《让“多元”贺岁化解“二手”尴尬》。可以发贺卡,即使字写得不好,内容不那么专业和华丽,也同样能打动朋友。也可以制作电子贺卡,还可以手机图铃拜年,QQ游戏拜年,博客拜年,播客、闪客拜年, DV互动拜年等新的拜年方式。

    其实,我觉得短信祝福可以是二手的,但情感一定要一手的。

    再来说说压岁钱。来看《河南商报》一幅漫画,看到父亲递过来的压岁钱,女儿举起双手在脸旁拢个小喇叭,撒娇地说:“老爸,你该紧跟‘涨’时代啊”。老爸眼神迷惑,拿着压岁钱的手悬在那,伸不去,退不得。仔细看,两人身后,是带着箭头上窜的GDP增长幅度。这对父女是武汉的程先生和正在读大三的女儿。《武汉晚报》说,大年三十夜,程先生像往年一样递给女儿一个装有500元压岁钱的红包。没想到,女儿打开红包后,满脸笑容地把包退了回去,说:“老爸,去年中国GDP的增长是11%哟,你就算不多给,至少也要与GDP同步吧!”程先生可不接受女儿这个经济理论,硬是把未与GDP同步的红包拖欠了七天。红包终于跟上GDP增长幅度了,可女儿又提出新的要求:再付50元的滞纳金。女儿遂了心愿,程先生的钱包却瘪啦。这个小程姑娘八成是学经济专业的。

    把压岁钱这个小算盘打得噼啪响的还有王女士的外甥。《新民晚报》说,王女士春节给外甥包了个300元的红包,可回家后母亲就和她说,去年不是给了五百吗,今年怎么少了200元啊?外甥非常不满意,扬言要“断绝亲戚关系”。在国外定居多年的王女士心理委屈啊,她觉得给孩子红包就是一种彩头,就因为少了200,外甥就要和她断绝亲戚关系,彻底的伤心了。她没弄明白,在中国过年,红包怎么就成了人际关系的“标尺”了呢。更憋屈的还在后面,就连王女士的母亲也训斥她不懂规矩,说红包哪有越送越少的道理?都说亲情无价,可在王女士外甥那,亲情就值200元。不见压岁只见钱啊。


2/4 < 1 2 3 4 >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