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家装团购集采 其间门道多多

 

CCTV.com  2008年03月06日 09:4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内容速览]  团购经验颇为丰富的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团购集采了,之前几次多为小区内业主组织的活动。而到了最后上门收货的时候,消费者还应当仔细验货,确保同当初订单上的产品质量、规格、售后服务均保持一致。

  装修旺季随着3月的降临已然上演。团购、集采这类“省钱”话题又再度让准备家装的大伙儿提起了兴奋点,您是不是也正打算着参与一把“轰轰烈烈”的集采活动?然而,家装团购集采活动并不一定是一块让人兴高采烈的蛋糕,其间得失,也有很多的门道。

  ●要点一

  区分甄别,选择有实力的团购集采发起者所谓团购集采,就是免去中间的流通环节,而是借由一个平台把商家、消费者聚在一起,针对某些商品,商家给出一定折扣,然后再由主办方与商家进行砍价,于是消费者能拿到比市场价更为优惠、甚至是十分合算的价钱;同时,企业的品牌得到一定的宣传,还可能在短时间内订单猛增。

  但这里有个重要前提,尽管团购活动中参与人数最多的是消费者这点毫无疑问,但主办方是谁、怎么组织起来的、参与商家又有哪些就都不一定了,实际上大致包含如下几种形式:

  情况一

  某主办方(即第三方)搭建平台,联系多个商家、同时吸引众多消费者参与活动。这类情况场面通常较大、商家众多,便于在不同档次、品牌的商品间对比选择,但有可能出现良莠不齐、过分嘈杂的情况,容易让人盲目跟风;

  情况二

  直接由某个或某些商家发动,这类情形最容易扎堆儿在新入住的楼盘,品牌相对少,“送货上门”很方便、打折力度也不小,但需警惕掺有“水分”;

  情况三

  在某个小区内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与利益,业主自行牵头,其中的“领头羊”组织、策划整个团购集采活动,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家、共同参与。在这类情况中业主通常比较心齐,但由于相关经验较少,参与活动的商家也可能较少,选择范围不够宽广。

  ●要点二

  前期预热、市场调研是关键

  参加团购集采活动的消费者也大有不同。有房子还没拿到、对装修情况一无所知、先来踩踩点的年轻夫妻;有家装经验超级丰富的老夫老妻和儿子、孙女一同前来;也有家中装修到一半、参与过多次团购活动、急缺货品赶来挑选的人家。

  典型人物:新手上路

  新家位于酒仙桥附近的石先生夫妇就是这种情况。他们的两居室新房在今年10月份才能拿下,偶然得知了这次团购集采活动后,对家庭装修毫无概念的他们打算先来探探路。

  当记者问及对于第一次参加的集采活动有何感受时,他们认为,活动场面很大,瓷砖、橱柜、家具、地板、门窗、卫浴,甚至涂料、抽油烟机、散热器等等种类一应俱全,着实叫人眼花,但是,名牌似乎不够多,有好些是不知名的小牌子,而且打折力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应该再低些才对。但头回参与还是长了见识,特别是活动上的专家解说让他们学到不少经验,这样下次再参加类似活动,心里就有底了。

  提示:对于团购集采活动,建议之前的期望值不宜过高。毕竟目前装修原材料的成本也在上涨,产品不可能有太多的折扣,赔本的买卖商家也是消受不起的。如果某商家提出“零利润”优惠,那反倒是该小心为妙。

  典型人物:老将出马

  家住亚运村附近某小区的王先生,目前一套两居室的新房装修进展良好,家装总预算在10万元左右,他这次来主要想看看橱柜以及卫浴产品。

  团购经验颇为丰富的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团购集采了,之前几次多为小区内业主组织的活动。经过认真细致的同类产品价格比较,他认为,这里的某些商品尽管没有小区内活动的折扣高,但毕竟品种齐全得多,比起店面价格肯定便宜,“在哪儿买不是买呀!”他指着自己刚刚签下的一份某品牌衣橱订单告诉记者,他之前了解过这一品牌的产品,它的店面价格折扣为8.6折,这里打到了8折,经过当场“砍价”,甚至低至7.8折,还有某些指定货品买5000元橱柜送2500元推拉门,算下来便宜不少;另外还有一款知名品牌的卫浴,店面打到了7折,这里为6折,当场“砍价”后又到了5.9折,如果家中装修的每类产品都能打上点儿折扣,总金额加起来就能便宜不少了。

  “反正目前是买方市场,我现在签了单子,一般来说都有一周到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考虑,到时候不行了再反悔、再退呗,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王先生胸有成竹地说道。他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中,他总共签下了五六份单子。

  提示:订单有风险,押金要小心。除非是经过自己前后做了价格比较的确挺划算,否则没有必要签下过多的订单,不然,过后一旦涉及到毁约问题,也是个麻烦事儿。

  ●要点三

  切忌盲目跟风,小心商家“忽悠”团购集采现场商家众多,却也怪相迭出。一方面是,主办方原通知单上邀请的不少知名品牌不知何故没有到场,而添加了其他一些品牌;另一方面,有一些商家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借着这个平台也来展示展示自己,使出浑身解数鼓动消费者购买自家产品。

  某品牌净水设备仅打5折;某品牌浴霸4月份之后就要价格上调,欲购从速;某某装修公司主材全面优惠……这个时候就需要小心了:由主办方邀请的商家多数较为正规、且经过了严格的审查,而后到场、甚至是“不请自到”的厂商很可能各方面资质都较浅,虽然打出的折扣力度大,看似诱人,但实则质量不够过硬甚至以次充好。

  在这样的现场,消费者还应注意“总代理”及“经销商”之分,因为前者往往比后者能拿到更多优惠,但同时须警惕打着“总代理”旗号的招摇撞骗者。

  对于那些知名的大品牌来说,他们通常品质卓然,质量上乘,于是价格也相当坚挺,即便在这样的大型团购集采活动上出现优惠力度也不会大到哪儿去,所以他们往往会以其他的方式进行“促销”:比如买多少产品返15%的积分,提供几种特定产品的套餐,或是买某种款式的面漆赠送底漆……如果您喜爱这样的“大牌”,那么此时出手下订单也还是比店面购买来得实惠。

  还有一点需要消费者们提高“免疫力”,那就是不要太为商家的“近期涨价说”所动。有些商家抓住了消费者害怕涨价的心理,抛出自己“不久之后会有价格上调、现在是最后的优惠时间”的说法,就会让一些急着装修的人稳不住了。这个时候的您,要具备不小的“定力”。

  而到了最后上门收货的时候,消费者还应当仔细验货,确保同当初订单上的产品质量、规格、售后服务均保持一致。

  提示:参加团购集采活动,要建立在对品牌了解的基础之上,先决条件是明确产品价格或同类产品的价格。团购现场本身仅是一个平台,随可供交流展示,但它永远都只是家庭装修的辅助手段。(刘晶晶)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