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顾惠康
竹刻笔筒是传统文房清玩中的重器,不光是文人雅士所青睐的文房用品,更主要的是笔筒身上所蕴涵着的文化意韵。清代扬州竹雕大家潘西风曾在笔筒上以隶书刻款曰:“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对此,郑板桥大为赞赏,称其为金陵派第一人,并吟诗颂之:“试看潘郎精刻竹,胸中万卷待如何?”由此可见笔筒的深邃内涵。
艺术流派精彩纷呈
笔筒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据说远可追溯至1500多年前的东晋。据史书记载,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自用的一件斑竹笔筒,十分精致典雅,外形酷似古人用于盛酒的一种圆形壶,竹器表面斑纹就像是裘皮,王献之甚是喜爱,称其为“裘钟”。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此笔筒上没有人为的雕刻工艺,仅仅是一种书写作画的实用器而已。
在我国古代,笔筒的兴盛期当属明清两代,其材质除了我们常见的紫檀、黄花梨、红木、黄杨木和牙雕等之外,主要还是以竹子雕刻的为多。特别是明代,由于江南地区多产竹子之故,因而出现了众多的竹雕艺术流派,其中尤数嘉定派、浙江派、金陵派为最,至今仍声名远播。此外,徽州的徽派等也名家辈出。这些流派各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制作的笔筒不仅雕工精细、意境隽永,而且还极具民俗特色,为我国的工艺美术竹雕艺苑添上了灿烂的一笔。
大师杰作颇为抢手
这里举几个较为知名的艺术流派,如嘉定三朱的“深刀刻法”,浙派留青圣手张希黄的“留青竹刻”,金陵派濮澄(即濮仲谦)的“竹茎雕”技法,潘西风的“浅刻”工艺,徽派吴元满、李希乔、方浩等“书法入竹”风格等等。
其次还有福建上杭、四川江安、湖南邵阳、浙江黄蓉等地的竹贴簧工艺,都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与艺术财富。如今人们还能在收藏者或博物馆里见到他们的作品,如嘉定三朱的“松鹤图”笔筒、“归去来兮图”笔筒、“仕女图”笔筒;张希黄的“山水阁楼”笔筒;尚勋的“竹林七贤”笔筒;濮澄的“八仙过海”笔筒;潘西风的“梅花”笔筒等等。这些传世珍品,有的以山水风景为主,有的以人物故事为题,有的则两者兼有,极富诗情画意,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如今,他们的作品大都相当抢手,是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北京瀚海、中国嘉德、上海朵云轩等各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他们的作品,都取得了较高的成交率。
名家笔筒各具特色
竹刻笔筒不仅用材讲究,而且在雕刻技法上,也由于各人的文化修养和对艺术认知程度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上述的三朱即各有所长。三朱,即朱鹤、朱缨和朱稚征,为明代杰出的竹刻雕领衔人物,特别是朱鹤,既会诗文,又精篆刻,他的竹雕与一般刻家所不同的是,他不是简单地在竹材上刻一支竹或一棵树,而是把自己所需要的画面刻划得栩栩如生。比如,《松鹤图》笔筒上满刻虬枝老松,仙鹤闲庭散步,似在喁喁细语,呈现出一片悠闲恬静的场景。
其次如清康熙年间的竹雕大师吴之?。此人不仅极善圆雕,且更擅长浮雕。他师承“三朱”,所雕的作品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为“薄地阳纹”技法的创始人。吴之?作品颇丰,流传至今的多为笔筒,如“荷杖僧人”笔筒、“滚马”笔筒、“松溪浴马”笔筒等,无不超凡脱俗,精致之极。
而作为竹雕刻门类中以“贴簧”(或称竹簧、翻簧)制成的笔筒,则较之其他竹刻笔筒的工艺要复杂得多,因它是取竹内壁之黄色表层,并将其翻转过来贴在木胎上,然后进行雕饰的,故而就更为精美珍贵。
值得一提的是,张希黄以“去地阳雕”留青技法雕刻的“山水楼阁”笔筒。留青竹刻工艺有“全留青”、“部分留青”之分,其画面内容多为鱼虫花鸟、山水人物,视拥有者喜好而定。此山水楼阁竹笔筒系张希黄留青竹刻的代表作。作者采用“去地阳雕”的手法,在笔筒表面施以绘画般的布局和雕刻,近处的山树楼阁,远处的起伏群山,均雕刻得极具层次感,且刀法娴熟,犹如一幅山水画。同《松鹤图》笔筒相比,其又是另一番意境,给人一种赏画般的艺术享受。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