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方明:舍瓷取陶为哪般(组图)

 

CCTV.com  2008年04月14日 10:20  来源:北京商报  
[内容速览]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也是由陶器脱胎而来。自殷商时代早期起,即已出现了以瓷土为胎料的白陶器和烧成温度达1200℃的印纹硬陶,开始了由陶向瓷的过渡。而随着收藏时间的增长,他的注意力也渐渐从明清瓷器转向了时间更为久远的陶器身上。

  汉代硬陶增值二十余倍

  一次,方明去江西公干,途经杭州,在一家小店里看上了一个汉代的硬陶,这件陶器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瓶口点有五个褐色釉彩。方明见到此物,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但当时店主要价较高,而且他还考虑到一路南下正好经过越窑的发源地,没准可以碰到更好的东西,所以一时犹豫而没有买。后来他回到北京,对这件器物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又搭车特意跑到杭州,将这件陶器买了回来。如今,这件陶器已成了他的镇店之宝,曾有人出价3万元,想要买走,这对于古陶来说,就算比较满意的价格,而且和当初购买价格相比也是翻了20多倍,但是他并没有同意。方明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卖了,心里就会特别难受。所以,就算是给了天价,只要是自己的心爱之物,一律只收不卖。

  古陶价值高于价格

  与瓷器特别是明清瓷器比起来,古陶的收藏价格并不是太高。方明介绍,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陶器由于出现的年代较为久远,它的造型比较古朴,做工也相对粗糙,作为初入行的人,特别是当代的收藏家,受明清瓷器审美意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首先一入行就被那些有华丽外表的瓷器所吸引,但现在陶器的市场价位与历史上差得很远,这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质都有关系。另一方面,陶器在古代多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墓穴之中,而且出土量也较大,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影响了它的市价。可是对于古陶而言,它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它的观赏性和收藏性,而是蕴含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透过一件件古朴的陶器,人们可以看到我国陶瓷的演进历史。本来收藏古陶就是他的一个爱好,也不曾想过要通过这一爱好来赚到大钱,但是在商言商,为了维系店铺的经营还有提供资金为自己的爱好打好经济基础,方明还是会收藏一些明清的瓷器并且售卖来获得利润,有时还会卖一些藏品中的心爱之物。

责编:刘慧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