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硬陶增值二十余倍
一次,方明去江西公干,途经杭州,在一家小店里看上了一个汉代的硬陶,这件陶器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在瓶口点有五个褐色釉彩。方明见到此物,顿时觉得眼前一亮,但当时店主要价较高,而且他还考虑到一路南下正好经过越窑的发源地,没准可以碰到更好的东西,所以一时犹豫而没有买。后来他回到北京,对这件器物还是念念不忘,于是又搭车特意跑到杭州,将这件陶器买了回来。如今,这件陶器已成了他的镇店之宝,曾有人出价3万元,想要买走,这对于古陶来说,就算比较满意的价格,而且和当初购买价格相比也是翻了20多倍,但是他并没有同意。方明说,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卖了,心里就会特别难受。所以,就算是给了天价,只要是自己的心爱之物,一律只收不卖。
古陶价值高于价格
与瓷器特别是明清瓷器比起来,古陶的收藏价格并不是太高。方明介绍,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陶器由于出现的年代较为久远,它的造型比较古朴,做工也相对粗糙,作为初入行的人,特别是当代的收藏家,受明清瓷器审美意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首先一入行就被那些有华丽外表的瓷器所吸引,但现在陶器的市场价位与历史上差得很远,这与人们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素质都有关系。另一方面,陶器在古代多作为陪葬品出现在墓穴之中,而且出土量也较大,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也影响了它的市价。可是对于古陶而言,它的最大价值并不是它的观赏性和收藏性,而是蕴含在其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透过一件件古朴的陶器,人们可以看到我国陶瓷的演进历史。本来收藏古陶就是他的一个爱好,也不曾想过要通过这一爱好来赚到大钱,但是在商言商,为了维系店铺的经营还有提供资金为自己的爱好打好经济基础,方明还是会收藏一些明清的瓷器并且售卖来获得利润,有时还会卖一些藏品中的心爱之物。
责编: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