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宏观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尽快打开国际救援之门

 

CCTV.com  2008年05月15日 06:3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内容速览]  与春节期间雪灾时比较迟缓的抗灾行动不同,由于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赶往四川灾区,各种救援力量有了统一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就可能大大减少扯皮行为,提高救灾行动的效率。这样的救灾队伍与本国救灾队伍共同工作,对提高救灾效率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因素,一个“白求恩”对他身边中国人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好的带动性。

  顾则徐

  与春节期间雪灾时比较迟缓的抗灾行动不同,由于温家宝总理在地震发生后立即赶往四川灾区,各种救援力量有了统一的领导者和指挥者,就可能大大减少扯皮行为,提高救灾行动的效率。

  我以为,仅仅这样并不够,虽然中国拥有强大、高效的政治性应急机制和能力,但并不一定拥有足够有效的应对自然灾难和人道灾难的机制和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打开国际救援之门是完全应该考虑的选择。

  由于地震发生的强度几乎全世界范围都可以测定,事实上美国专业机构甚至比中国更早、更详细地发布了地震消息,人们不需要了解更多情况就可以断定中国遭到了巨大灾难,仅仅12日当天,法国、日本、美国、德国、斯洛文尼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政府和联合国就用各种方式向中国表示了慰问,其中一些国家明确表态愿意随时提供救援力量,参与中国的救援工作。美国总统布什在当天的声明里表示,美国随时准备向中国提供帮助。拥有丰富地震救灾经验和技术的日本政府也明确了准备向中国提供帮助的态度。因此,国际救援并不是不可能,而是完全可能和现实的。

  最近缅甸强热带风暴灾害是一个现实的教训。由于缅甸军政府自身缺乏抗灾能力,但又在接受国际救援问题上迟疑不决,造成救灾行动进展迟缓,更加重了灾害的后果。我以为,在灾难当中,中国政府应该确立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原则,集中和利用一切国内外力量,下决心打开国际救援的大门,其对救灾的作用也将是非常巨大的。

  就抗震救灾本身来说,至少有这样几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提高救援效率。国际救援力量一般来自比较先进的国家,组织的队伍通常都是比较专业的救灾队伍,有着比较高的效率。这样的救灾队伍与本国救灾队伍共同工作,对提高救灾效率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因素,一个“白求恩”对他身边中国人工作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好的带动性。

  二、有利于争取国际援助和慈善捐助。由于老外参与救助,他们就更能够使灾难的真实情况让世界得到了解,就更能够刺激外国政府提高援助规格,更能够说服国外慈善机构和人士增加对中国灾民的捐助。同时,也更能够促进救灾钱、物及时、完全地发放到灾民的手中。

  三、有利于学习先进的救灾经验和技术。就采取救灾行动的快速和组织规模来说,有温家宝总理这样的领导亲自直接指挥和领导时,会发挥出自己特有的制度性优势,但即使如此,并不等于更有救灾经验,至于救灾技术则更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救灾有一个宏观控制和指挥的问题,同时更是非常微观的,比如伤员的救治、传染疾病的预防等,需要具体到每一个人,这些方面都是应该向先进国家学习的。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