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建委主任隋震江表示,援建灾区不能一味强调速度,要为居民3年或者更长的震后过渡生活考虑,要让板房区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城市功能。据悉,建设者们把北京城乡建设的诸多最新成果,甚至奥运建设经验运用到灾区过渡性建设上来。
根据全国对口支援地震灾区临时住所工作会议精神,北京市对口支援四川江油市和甘肃陇南、甘南过渡安置房建设。北京市建委承担的8万套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中,7万套为四川江油,1万套为甘肃陇南和甘南。
由北京市建委与中建二局有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先遣组,28日将赴甘肃,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了解陇南、甘南地区过渡安置房建设用地、材料运输等情况,为完成过渡安置房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灾区过渡性建设项目,北京市相关的建设、规划、市政设计部门提出了一系列既因地制宜又有利于新技术、新理念建设的方案。北京市建委提出,让灾民住进过渡安置房不仅仅是赈灾性临时安置,更要考虑到在未来几年中这里将成为灾区百姓安居乐业的家。比如,将在各个巷道交叉处均设置消防栓,提高板房城的安全性,公共浴室热水考虑使用太阳能,公共厕所的服务半径为50-60米,免去了百姓奔波之苦。
另外,考虑到灾区的伤残者较多,奥运建筑大量使用的无障碍设计也在灾区建设上被派上了用场。同时,板房城采用西方发达国家住宅组团式布局及商业和公共服务区的模式,目的就是能让安置区真正突出城市自我发展、消化就业的功能。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