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公众和艺术投资人在艺术知识的掌握上与专业艺术圈有一个“时间差”。艺术圈不认为是前卫的东西,社会公众和新贵阶层这几年刚刚开始觉得很前卫;艺术圈不认为国际双年展是很重要的学术标志,社会公众和艺术投资人才刚刚开始对威尼斯双年展产生敬仰。这就为各种“伪前卫艺术”、“伪当代艺术”和夸大自己艺术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艺术群体预留了欺世盗名的空间。
以北京798等艺术区为代表的当代艺术,不断地将艺术创造变成一种符号生产的个人产业。从网络、杂志、艺术史、民间艺术、卡通漫画、影视剧照,甚至从医学、生物学、军事武器书上寻找一个个现成的图像,然后抄袭西方艺术的语言方式,将别人或集体发明的图像修改成自己的符号,通过资本和市场炒作变成“知名符号”,只要这个“知名符号”出现在画布上就很好卖。然后在艺术市场上做价格。利用国内的新收藏家不太懂艺术,让他们以为这是原创的前卫艺术。完成了这一轮资本和名声的原始积累后,再利用资本盖更大的工作室,请助手帮自己做作品,参加各种国内外展览和买各种学术杂志版面学术包装,利用新收藏家和国内不了解国外情况,夸大自己在国外展览的重大影响。在搞定国内市场后,进一步打开欧洲、美国、亚洲的艺术市场。
这就是当代艺术资本化之后的“大腕”文化,这描述起来太像冯小刚的电影《大腕》。行外人也许不信,当代艺术圈实际上的商业游戏和“大腕”做派比冯小刚电影更牛。北京阿拉里奥画廊的艺术总监韩国人尹在甲年前跟我讨论过艺术市场,他的大意是:一个国家的前卫艺术市场兴起不容易,我们还是要尽量说好话,以保护他的成长。把这个市场说砸了,对谁都不利。韩国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但是,这种在中国发生的有点邪恶的艺术市场模式,不应该善意保护,只有毫不留情地提出批评,才能够真正促进中国艺术继续前行!(朱其 2008年5月写于望京)
艺术家投资自己“做自己的局”
“当代艺术的"天价做局"其实就有艺术家本人的参与,这几乎成为艺术圈一种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方法。”一位业内人士接受早报特约记者采访时说,考虑到被访人的要求,此处隐去他的真实姓名,被访人是一位资深艺术投资顾问。
问:目前这种在拍卖会上“做局”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
答:对于很多拍品,在落槌之前大家就已经知道大概能拍多少钱,谁会买了。基本上现在市场上价格超过100万美元的都会有所谓的“局”在里面。因为一个高价的产生,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问:一般都会有哪几种方式?
答:其实,做局的“托”也分几种。有一种方式是艺术家自己参与炒作。可能在一场拍卖会之前,这个艺术家的遍布各地的收藏家或者经销商会接到电话,内容大致是:如果你帮我买下这件作品,那我会再送你两件。这对藏家来说非常合适,比如这个艺术家给经销商的价格是100万人民币,经销商通过画廊或者二级市场卖到150万,中间他可以赚到50万。如果这个经销商能在拍卖会上以300万的价格买下这件作品,艺术家还会送给他两件,这样,用300万的成本,拿到三件作品,一转手就能赚150万,所以一些藏家或者经销商也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问:你知道的这样操作艺术家大概有多少个?
答:不会少于五个。像一些画大脸系列的,岳敏君、俸正杰、祁志龙、尹朝阳,他们都做过这种局。目前已经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下去很容易失控,今年的春拍已经显现出这种做法的恶果了。
问:也有画家自己把作品买回去的情况吗?
答:坊间流传说这一“优良传统”是从曾梵志开始的。曾梵志早已是商业上非常成功的艺术家。很多画家本身就是投资家,投资的是自己。
问:以张晓刚为例,他的作品拍卖价格已经到了几千万了,但是他真正能拿到的有多少?
答:他最近两年的画应该还没有出现在二级市场上,他的风景系列(新作),按照一平方米算的话,他大概能拿到100万人民币。一张大画好点的话也是在100万美金之内。
问:“F4”的庄家都是西方人?
答:对,西方的庄家手里有“货”。像张晓刚和岳敏君,都在几年前参与了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计划,这个基金会的老板据说是开夜总会的。他们买断了几个画家两年内的所有作品,价钱应该每人不超过100万美元。然后这家基金会就开始在二级市场上大幅度拉升这些艺术家的价格。有的艺术家像岳敏君,国内的藏家很少有他的作品。
问:你觉得中国艺术家的拍卖价格很快就会过亿吗?
答:按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发展速度,和整个经济规模来看,过亿是迟早的,也是理所应当的。只要这个过程是合理的,作品是优质的,让各方面都心服口服。因为很多人用在这方面的钱还没有花完。我担心的是干扰这些热钱做出决定的因素。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