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经济频道 > 收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怎样投资收藏奥运纪念品?

 

CCTV.com  2008年06月12日 08:0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奥运纪念品也越来越赢得人们的青睐。北京西城区一家商厦将“福娃”摆放在门前,两位儿童与“福娃”合影。 中新社发 赵振清 摄

  奥林匹克纪念品蕴涵着独特的奥运品牌和文化价值,长期以来都是收藏界的重要主题。随着北京奥运临近,中国的奥运收藏爱好者数量迅速攀升,收藏品的投资价值也水涨船高。

  传统意义上,官方发行的奥林匹克邮品、纪念币和纪念品是奥林匹克的三大收藏系列。在实际收藏中,小到奥运会比赛门票、火花,大到奖牌、火炬等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北京奥运会纪念品种类繁多,分11大类7000多个品种,为历届奥运会纪念品之最。专家表示,如何投资具有保值和升值空间的藏品,须理性考虑。

  做个有心的收藏者

  邮品。奥运邮票一直是邮迷关注的焦点。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冯一民表示,在全民迎接奥运时,收藏者最想利用邮品这个载体,收藏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他凭借多年经验预测,奥运丝绢大邮票升值空间可达10倍。

  贵金属纪念品。贵金属纪念品,称得上奥运纪念品中的“龙头股”。目前北京奥运题材的贵金属藏品,已发行7套纪念币、章,投资价值也各有不同。奥运银盘被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委员会主任谷丙夫称为“本届奥运会迄今为止推出的最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的纪念品”。和奥运银条相比,虽然都是银制的,但银盘的文化元素更多。

  而2008年奥运火炬金银砖,是百年奥运史上首次以奥运火炬为题材发行的金银砖产品;纪念章与纪念币同出一源,意义特殊,艺术性强,数量很少。这两种产品也很受市场欢迎。

  投资奥运收藏品,与投资艺术品不同,未必要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个有心的收藏者,寻找稀缺而不可再生的、适合自己投资的收藏品,也能获利。如奥运会比赛的门票用过之后不具使用价值,但若能集齐北京奥运会所有场馆的门票,将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收藏专题。

  看发行机构是否权威

  发行机构是否权威,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收藏投资价值。资深藏家提示,奥运收藏要小心“猫腻”,一些不够权威而且发行过滥的品种,借“奥运风”炒作,奥运会之后不仅无法升值更可能急剧贬值。由奥组委授权、特许经销商发售的奥运纪念品才能保证权威性和收藏价值,收藏者才能放心购买。

  奥运会纪念品、纪念章、贵金属制品的发行有严格审核程序,一般由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集邮总公司、中国人民银行等权威发行机构发行,在发行时一般只发布公告,而不做广告。

  据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委员会主任谷丙夫介绍,每款特许产品都有唯一的奥运防伪证书,纪念品因品种不同还会附带有收藏说明或鉴定证书。“投资这些纪念品的话,一定要注意要到国家特许的专卖店购买,保证货真价实。”消费者可通过标签上的10处防伪技术来识别真假,同时要注意有无包装盒,包装盒是否为原配等等。

  注重藏品的稀缺性

  藏品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必须考虑,判断收藏品价值的尺度还是发行量和存世量的问题。目前奥运藏品的发行量大多在50万-100万件之间,发行低于10万件的藏品可称为稀缺藏品。业内人士介绍,一些机构会虚报发行量来营造商品稀缺氛围,收藏者可以多跑几个市场,假如卖的人很多,则要重新考虑这件商品的投资价值。

  同时要注重藏品的制作工艺是否精良。做工越考究,融入的文化元素越多,知识性体现得越多,收藏价值也就越大。如有新工艺首次使用,或多种工艺综合使用,都会提升投资价值。另外,先进防伪技术的使用,既加大了伪造的难度,也是技术含量的具体体现,同样可以提升价值。

  收藏价值不等于纪念意义,收藏是以保值、增值为主要目的。许多特许商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需求,不能都纳入收藏范围中。比如发行不限量的吉祥物就几乎没有收藏价值。

  要瞅准买进时机

  奥运收藏类似买股票,对于为了投资而收藏的人来说,需尊重收藏品的行情运行规律,规避风险。“即使是‘龙头股’,在买进时也要瞅准时机。”荆楚邮学会会长郭迅认为,当一件常规收藏品当前的市值已经10倍于其本身价值时,投资风险就已很大了,或者说潜力已被充分挖掘。他建议,当藏品具备一定的收藏概念,差值只有一两倍时,就值得购买。

  通常而言,在二级市场上刚刚面市的价格,由于货源比较少,其市场价格往往偏高,只有等货源充分入市,买卖双方经过多次交易,其短线的价格定位才比较有参考价值。即使是出自“名门”、潜力较大的奥运藏品,选择买点和卖点也要仔细斟酌。

  目前打算入市的投资者最好多留意新发行的藏品,而不要盲目追高。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态,量力而行,进行选择投资,则更能享受奥运收藏的乐趣。

责编:李菁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