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7日是奥运会倒计时最后一天,孩子们在天安门奥运文化广场上跳起拉丁舞,迎接奥运会。 中新社发 马毅行 摄
中新社北京八月八日电 题:奥林匹克因北京而变
中新社评论员 魏群
深深烙上中国印记的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今日幕启,在中国人为百年梦圆而陶醉之时,风雨百年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自身,也因这一天而发生深刻变化。
早在此前四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北京奥运会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里程碑。面临内外种种压力,这位奥林匹克运动的掌门人在京奥开幕前即作此评价,在奥运历史上极为罕见。显然,这位比利时人此言非一时冲动,也非客套之语,他明白,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之影响将达到何种程度。
更早前的二00一年五月,国际奥委会考察正为申办而努力的北京时,曾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奥运如在北京举行,将给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一份独一无二的遗产。
这份遗产“独一无二”在何处?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因西方理念而生,尽管其一直在宣扬“不同国家、种族、宗教、文化、社会制度”的融合,但奥运举办权,却几乎一直是西方国家轮流坐庄。
国际奥委会亦曾为扩大奥林匹克在全球的影响而不懈努力,甚至尝试过将奥运举办机会给予一个“另类”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一九八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却造成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分裂,奥林匹克运动也因此陷入一场空前的危机。这一大胆的尝试失败了。
在莫斯科奥运开幕前三天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担当起带领奥林匹克运动走出危机的重任。尽管分裂持续到四年之后的洛杉矶,但萨翁明白,奥林匹克运动重新上路的唯一选择是前行,而不是退缩。莫斯科奥运会十三年之后,面对北京对承办奥运的渴望,国际奥委会选择了拒绝。显然,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将机会再次给予另一个独特社会制度的国家。
再等了八年,国际奥委会终于在二00一年选择了接受。但此时,北京面临的不仅有贺誉,也有批评,更多的则是审视:这次选择将会带来什么?
今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际,关注奥林匹克运动走向的人们终于可以感到慰藉:这一次,奥林匹克大家庭不仅没有分裂,而且实现了空前的团结:二百零五个会员相聚在同一面五环旗下。
不同社会制度不再是参与的障碍,甚至也不再是举办奥运盛会的障碍,不仅使奥林匹克“最大程度融合”的理念得以实现,而且对其今后发展之路昭显出足够光明的前景:未来在非洲,或者阿拉伯国家举办奥运也将并非不可能之事。
北京奥运会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显然不仅仅限于这一空前的团聚。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也使中国人接受了一次空前的奥林匹克理念的普及教育。中国人发现,参与奥运,其实远非“争金夺银,为国争光”那么简单。
正如深谙奥林匹克之道的何振梁先生所言:奥林匹克绝不是单纯地培养一些竞赛机器,恰恰相反,它是通过体育,通过竞争,通过真正地尊重规则,培养一些具有高度公民意识的社会成员。《奥林匹克宪章》所指出的“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如果不是因为举办奥运,显然不会让中国人了解得如此之广、如此之深。
假如把奥林匹克运动比做另一种形式的“宗教”,了解并接受了其“教义”洗礼的十三亿中国人,将成为其新的信徒,这对未来奥林匹克运动意味着什么,将是不言而喻的。
从文化角度而言,奥林匹克文化将因北京奥运会而丰富。旨在推动改革的“国际奥委会二000委员会”指出:“对奥林匹克运动来说,强调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划一标准的现代化或是文化上的单一化,更不是欧洲化或西方化。奥林匹克教育应该是更加多文化和文化之间的。” 而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主张,也强调不同文化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这种理念对于奥林匹克运动进一步走向多元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举办奥运的过程,是中国人不断与外界交流交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诠释和丰富奥林匹克理念的同时,也在学习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行事,学习如何面对不同的声音。而更懂得普世价值的涵义,更懂得通行规则的中国,也必然会以更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出现在国际社会中。而这一变化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意义,显然已远远超出奥林匹克运动本身。
“鸟巢”、“中国印”、“金镶玉奖牌”、“祥云火炬”……,这一系列符号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留在了奥运的历史上,使奥林匹克运动印上浓重的中国色彩,但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符号背后,奥林匹克已因北京奥运会发生了更为深层的变化。
责编: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