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爱学校,曾经的流浪儿渐渐学会了遵守秩序,为成年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孩子们吃饭时,石青华坐在一边静静地注视着他们。
广州的许多公共场所经常能看到石青华代言的广告海报。
●为了养活103个流浪儿,“老爸”石青华在一片质疑声中接拍了一段电视广告,原来靠石青华捡菜叶勉强维持的光爱之家,靠着广告收入以及广告效应吸引来的各方援助,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学校不是流浪儿一辈子的归宿,从温饱到健康,再到为孩子们进行技能培训,现在石青华最渴望的,是创建一套完整的关怀教育流浪儿童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不断地复制下去。
又一个“五一”节到来了,这里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另类”劳动者的故事,他是103个流浪儿的“老爸”,是一个已经初步摆脱困境的光爱学校的校长,他的名字叫石青华。
“现在关注光爱学校的企业和团体特别多,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好多了,光爱学校的教学设备甚至比城市里其他一些学校还好……每天有很多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学校,想不到广告的效果会这么好……”石青华这样说。
草创之初
“我是103个孩子的爸妈,孩子不读书没出路,学校自己盖,老师自己做,360行,干了一大半……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学校!”从2007年年底起,全国各地电视台经常播出这样一条由真人故事组成的广告。广告中的石老师正是石青华。
1997年,邻居私藏爆竹发生爆炸,这位安徽金寨男人带着被严重烧伤的妻儿,来到北京求医,一家三口被迫流落街头,讨饭、睡天桥。后来因为一家福利机构的资助,一家人才结束了流浪生活。2004年起,石青华创办光爱之家,开始收留流浪儿。孩子从最初的几个到后来的103个,石青华压力越来越大。交不起房租,孩子跟着他换了一处又一处地方,没钱没饭吃,他去菜场捡菜叶,就像广告中的画面一样。
“朋友们都奉劝我,会被社会误解为动机不纯,但广告费数目不小,可以给孩子和学校带来巨大的改变……”关于广告的讨论持续了一个星期,最后,在全体老师的赞同下广告开拍。
广告之后
广告播出后,引起更多的是质疑。很多人不相信,认为是商业公司策划的虚拟故事。带着怀疑走进学校的人,带着感动和泪水走了。再来学校时,有些人成了学校的一分子。“广告播出后的一年多时间,光爱学校的老师队伍从3个发展到17个,固定的志愿者有300多人,有一个志愿者一到星期四就过来给学校送菜,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了……”
把“光爱”模式复制到广州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孩子出路的问题,学校不是他们一辈子的归宿,我一个人能力有限……”从温饱到健康,再到为孩子们进行技能培训,现在石青华最渴望的,是创建一套完整的关怀教育流浪儿童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不断地复制下去。
“我将会去广州,跟一个慈善组织洽谈,除了帮助这些孩子之外,更多的是希望把这种模式也向广州推广,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广州去……”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