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5月13日电(记者 苏晓洲)从5月初开始,农业大省湖南在株洲市等地推广用“丰收仓”来帮助农民科学“屯粮”,避免粮食浪费,促进农民利用市场价格的季节差增收。
记者在湖南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对于早籼稻和晚籼稻,都设定了最低收购价,这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很多湖南农民特别是种粮大户,一般不急于在粮食集中上市季节出手余粮,往往会将新粮在家中囤积一段时间,待价而沽。
但与这种市场化操作不相适应的是,如今湖南农村新民宅,很少建有专用粮仓。很多粮农们只好将稻谷装进编织袋,随意堆放在家。时间一长,容易因受潮而发霉腐烂,也容易遭到虫啃鼠咬。株洲市粮食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地常年被农户采取粗放储存方式囤积在家中的粮食有约50万吨,平均损耗率高达6.55%,每年损耗稻谷近3.3万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湖南省一些地方开始着手逐步建立农户科学储粮服务体系。近期,在株洲市第一个示范村渌口镇杨梅村,农民们兴高采烈地领到了政府免费发放的“丰收仓”。这种“丰收仓”采用彩钢材料制作,圆柱形的筒状结构内容积约1.5立方米,可储粮800公斤左右,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霉、防虫、防鼠等“四防”性能,粮食进出也很方便。
相关粮食部门专家认为,虽然发放“丰收仓”需要增加一些公共支出,但仅在株洲市就能减少约6000万元的储粮损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粮食品质和维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据记者了解,株洲市已经将帮助农民科学储粮作为一项新农村建设内容来抓,计划用4年时间实现普及。
相关链接:
责编:肖成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