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对象正是ST四环
尽管证监会通报的调查情况中,并未指明渤海证券当时借壳的是哪一家上市公司。但多项确切信息,将借壳对象直指ST四环。
其实早在2007年初,市场已经开始传闻渤海证券将借壳ST四环。而2007年1月19日,ST四环大涨6.98%,1月22日以涨停报收。随后,ST四环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四环生物产业集团与天津泰达控股进行磋商,就泰达控股与四环集团合作对公司进行重组、注入泰达控股的优质资产相关事宜达成合作意向。尽管在当时的公告中,并未指明所谓“优质资产”为哪部分资产,但进一步证实了市场对渤海证券将借壳ST四环的传言。
2007年3月14日,ST四环复牌之后,一度出现连续16个涨停,期间ST四环于3月24日再度停牌,并于11月26日复牌。不过公司发布的公告却显示,最终泰达控股集团旗下资产借壳ST四环的为北方信托。分析人士指出,之所以前期渤海证券借壳ST四环,最终却变成了北方信托,很可能就是因为内幕交易案受到证监会调查的缘故。
ST四环重组仍无进展
目前,天津泰达控股已经成为ST四环控股股东,持有公司5197.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5.75%。但是直到日前,北方信托借壳的重组方案还没有完成。
2008年度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强调事项段原文显示,公司财务报表是以持续经营为基准编制的,四环药业公司目前进行的重组尚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正式批准,且存在一定的经营压力,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公司资产重组工作尚无新的进展。
案件三资产注入泄密陈榕生高位套现3亿
日前,证监会在通报称,创兴置业(600193,收盘价9.93元)第一、二大股东的控股股东——上海祖龙景观开发有限公司在2007年6月讨论定向增发方案期间,通过与其关联的公司大量交易创兴置业股票,涉嫌构成内幕交易犯罪。受此消息影响,创兴置业昨日停牌。
知情人士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此次证监会的调查可能针对的是创兴置业2007年的一轮股票上涨。
数据显示,2007年1月4日,创兴置业 (当时名称为创兴科技)股价为4.04元/股,到当年8月6日创下21.38元的最高价,涨幅高达416.5%。2007年5月9日,创兴置业公告称:4月27日、30日,5月8日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以上。公司已发函询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尚未得到回复;第二日创兴置业公告称:公司经询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其表示计划将所持有的资产注入到本公司,相关方案尚未最终确定。5月24日,创兴置业公告称:公司股票因异常波动于2007年5月9日起停牌。公司经询问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其表示计划将所持有的资产注入到公司,但经论证,具体实施条件尚不具备,现决定取消相关资产注入方案。
一个“尚未最终确定”的资产注入方案提前泄密,导致了股价“异常波动”,尽管资产注入方案最后没有成行,但创兴置业此后股价受资产注入预期以及大盘上扬,也是一路狂奔,直至8月初达到21.38的高点。而陈榕生通过旗下子公司就在2007年6月~9月,在上交所减持创兴置业1518.21万股,均价在19元左右,高位套现约3亿人民币。
在创兴置业股价大幅上扬的行情中,除了实际控制人的身影外,陈榕生家人、创兴置业高管“入场离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比较创兴置业2007年半年报和三季报前十名流通股东持股情况可以看到,2007年第二季度的第四至第十位股东,在三个月后的第三季度已不见踪迹了,而引起外界猜测最多的则是自然人邴炜和黄国强。曾在创兴置业工作过的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邴炜实际上是陈榕生的妹夫。2007年年报还表明,陈榕生通过二级市场买入78800股,副总经理陆德建买入5000股。而监事会主席陈文华的股份,也是2007年买入的。
案件四 高新张铜 欺诈发行造假上市
证监会通报显示,根据日常监管发现的线索,证监会于2008年5月对*ST张铜(002075,收盘价5.73元)违法违规行为立案稽查。证监会行政调查发现,高新张铜及总经理郭照相等部分高管人员存在欺诈发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内幕交易、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行为。据了解,这也是证监会首次披露高新张铜存在欺诈发行行为。
高新张铜于2006年10月上市,但此后很快披星戴帽,至今已沦为*ST张铜。在郭照相自2008年7月被披露遭张家港市公安局依法立案并监视居住之后,高新张铜滑落更加迅速,在银行逼债的“债权门”之后,又爆出400名高新张铜中小股东起诉的消息。
知情人士表示,即使在高新张铜2008年业绩大幅变脸之时,也未有关于其造假上市的消息出来,“证监会披露此情况,显然说明高新张铜及郭照相问题的严重性。”
高新张铜2008年03月11日公告 “郭照相累计减持224.55万股(占总股本0.56%)”,出售的价格区间为10.96元/股至12.57元/股。
郭照相此时作为高新张铜副董事长、总经理,上述的减持行为,已严重违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相关规定,此外,上述减持还发生在高新张铜于2008年2月28日发布预测业绩快报后,在2008年4月28日公告巨额亏损前,减持的1120900股,被认为是《证券法》明令禁止的“内幕交易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于2008年7月12日曾独家报道《高新张铜原总经理郭照相涉嫌掏空公司》,指出郭照相及其妻陈菊英私自设立家族企业掏空高新张铜。
高新张铜一位不愿具名的高层13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高新张铜是郭照相一手推动上市,但2008年起就陷入各式风波中,“可以说,成也郭照相,败也郭照相。”
按证监会通报,郭照相等高管“不仅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其中部分行为还涉嫌犯罪。”证监会还指出,高新张铜违法违规案件已完成行政调查,涉嫌犯罪的证据材料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郭照相生于1953年6月,是张家港锦丰镇人,1971年参加工作,很快出任张家港市丝绒厂厂长及杨舍镇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