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证券“打非”行动不断推进,不仅众多黑咨询的名单被曝光,一些黑咨询欺骗敛财的手法也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一般而言,黑咨询的作案手法有如下五种:一是利用销售炒股软件等名义,变相收取“咨询费”。这种隐蔽的方式不但具有欺诈型,而且事发后容易被当做“产品纠纷”而无法追究其责任;二是打着“私募基金”的幌子,利用一般群众对私募基金的神秘感,贩卖所谓的“内幕信息”、“电子周刊”等非法获利;三是异地“电话营销”,用招会员等方式收“会员费”,利用不在同一地区的“优势”,使受害者维权阻碍重重;四是用“代客理财”、“保底收益”等幌子,欺骗受害人签署协议取得信任,进而进一步实施犯罪行为;五是一些正规机构人员私自利用单位名义和客户资源进行非法牟利。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看,骗子是各类犯罪中最善于利用人性弱点和心理漏洞的群体,黑咨询无疑是这类犯罪分子中的“佼佼者”。
在一些常见的非法咨询敛财案中,先利用一些“免费股评”、“软件试用”等诱饵开头,接着利用不断纠缠等方式欺骗受害人“缴纳会员费”,当受害者发现上当后,又以会员等级区别实施二次三次欺骗,直到“肉鸡”被完全“榨干”。犯罪分子严密的分工和受害者多为老弱群体,决定了这种犯罪行为往往具有比较高的成功率,其造成的社会影响之恶劣是不言而喻的。
为何这种现象犹如野草般“烧不尽”?近年来投资者数量大量增加,其中缺乏基本投资常识的各类人士不在少数,这为黑咨询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作案对象。而前几年牛市“鸡犬升天”的特性导致这些问题暴露不充分,等黑咨询与受害者之间利益分歧充分激化的时候,往往已经给这些黑咨询留出了足够的非法获利的时间和空间,“人去楼空”成为这些骗子无赖行径的最后一招。
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在对不断进化中的非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的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对于连根拔起这些股市黑咨询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