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从海西到海峡的经济畅想

 

CCTV.com  2009年05月19日 07:2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在福建举行的首届海峡论坛上,不少专家表示,应充分利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先行先试优势,加快两岸在金融、高技术产业以及基建等领域的合作。

  还有专家提出,海西经济区未来在适当情况下可以演化为海峡经济区,促进闽台地区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努力先行先试

  根据国务院日前出台的《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西经济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将允许在一些重大改革措施上先行先试。

  福建省交通厅厅长李德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两岸实现“三通”以及福建实现“小三通”,未来福建将加快厦门、泉州、湄洲等开放口岸建设,积极探索两岸货运直航和滚装客轮发展。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堂杰则对记者表示,未来将强化海西经济区与台湾高技术产业的合作,重点包括电子信息和现代农业等产业。

  对于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海峡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上表示,海西经济区要争取在金融方面的先行先试政策,近期两岸金融合作需要谈判和突破的方面包括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尝试人民币与新台币的计价结算,发展对台离岸银行业务,鼓励台湾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海西合资或设点。

  台湾金融研训院院长许振明则认为,两岸要开放金融合作,首先应加强区域性金融交流,双方应在金融机构相互准入、货币管理、金融业监管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有别于香港金融业擅长直接金融创新,台湾金融业的优势在于间接金融发达。

  许振明认为,未来发展两岸区域性金融合作,应明确双方互设机构条件,如出台放宽设立时间及资本额限制等优惠措施、建立区域金融监理体制、开放两岸银行相互承做新台币和人民币业务、开放货币清算机制等。

  业内人士透露,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若干意见》,研究推动建立两岸金融业监管合作机制,支持设立两岸合资的海峡投资基金。对于建立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则需等到时机成熟后再择机推出。而是否选择一定区域设立自由贸易区以及金融特区,目前仍在研究而未有定论。

  未来或推海峡经济区

  5月15日至22日于福建举行的首届海峡论坛,共吸引了8000多台胞参加。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朱立伦在海峡论坛大会上表示,本次论坛在两岸经贸发展上非常具有时代价值,希望未来两岸能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研究探讨如何用新观念、新产业来带动海峡两岸经济的新发展。

  “海峡经济区是一个比海西经济区层次更高、更有意义的概念,也是建设海西经济区的必然目标。”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闵榕认为,海峡两岸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和产业对接互补的需求,构建海峡经济区为这种需求提供了有效载体。特别是两岸刚刚实现“三通”,有条件使海峡经济区成为大陆对台贸易的桥梁和通道,成为链接内地与台湾经贸的中转区,产业互动的衔接区、物流营运的枢纽区、中介服务的结合部、科教交流的重点区以及人员往来的大平台。

  福建省发改委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闽台经贸合作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潜力巨大,条件成熟时,可构建惠及两岸同胞的海峡经济区。拟合后的海峡经济区2005年经济总量已达38923.17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21.4%;人均GDP为35953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8倍。其经济总量已大大超过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显然是未来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任玉岭认为,未来在催生海峡经济区的工作中,必须按照“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要求,出台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制度。除了以金融业改革为龙头外,还应拓展台商投资区的数量与范围,充分利用“三通”做大相关业务,促台湾对大陆部分商品进台解禁。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尽管前景良好,但福建目前仍然处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的“经济洼地”,未来在基础设施、区域整合以及产业升级等方面仍需迎头赶上。而海西经济区乃至海峡经济区的建设,一方面需各方面政策细则的不断细化,逐步激发经济潜力,另一方面则仰仗于未来两岸政治局势的稳定,以及稳固的经贸关系与经合机制的建立。

  相关链接:

责编:金文建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