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药业或生产33位千万富翁 MBO疑似违规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首页 > 经济频道 > 市场热评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三金药业或生产33位千万富翁 MBO疑似违规

 

CCTV.com  2009年06月25日 09:5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不存在”的金科创投

  “三金四年前就有条件上市,为什么等到今天才上?”6月22日,桂林一位接近三金的人士意味深长地向时代周报记者发问。

  作为国内知名的中药企业,三金药业曾有多次上市机会。

  1994年,桂林三金药业集团成立之时,就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上市指标,但三金却放弃了这次让很多企业都眼红的机会。此后,多次上市机会被三金放弃。

  “当时我们的项目没有准备好,”韦葵葵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如果那个时候上市,拿了钱稀里糊涂地花了,就是对股民不负责任。“现在我们已经把项目都准备好了,我们的产能要扩张,需要资本市场这个平台来募集资金,投入到这些项目上去。”韦葵葵表示。

  三金药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本次发行后,募集资金将按照轻重缓急顺序投入到特色中药三金片技术改造工程、西瓜霜润喉片等特色中药含片技术改造工程等 10 大项目。

  但有业内人士却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不排除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完成管理层控股再上市。

  三金集团在运作管理层控股过程中,金科创投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经时代周报调查获悉,金科创投成立于2005年9月16日,注册地为桂林市临桂县,经营范围为创业投资,医疗、药品、食品技术的开发、转让及信息咨询。金科创投公司由李耀峰和周嵘出资设立,最初的注册资本只有人民币300 万元。

  2006年11月10日,李周二人分别将股权转让给邹节明等5人,后经增加股东及增资扩股,目前股东人数变为7人,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皆为9180.91万元。股东中除了邹节明父子3人外,另四名股东王许飞、谢元钢、韦葵葵和王淑霖都是三金集团的董事和监事。

  但当时代周报记者按工商注册地址“临桂镇机场路麒麟湾A-1-22”寻找这家公司时,却发现麒麟湾竟然是号称“广西第一别墅区”的住宅小区,而“A-1-22”是一栋没有装修、也无人办公的空别墅。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从来没有见过这户业主,也从来没有看到有人来过。

  记者又通过电信部门查询这家公司登记的电话号码5841861,发现此号码为三金药业的联系电话,归属区域为桂林市七星区,并不是公司所在地临桂县。

  公司办公场所没有人迹,电话号码张冠李戴,难道金科创投是一家“空壳公司”?

  “这是一家投资公司。”韦葵葵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金科创投是三金集团的控股股东,等于向三金集团投资。韦葵葵证实,除此之外,金科创投从来没有进行过医疗、药品、食品技术的开发、转让及信息咨询等其它业务。

  显然,金科创投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仅仅是作为邹节明父子及三金高管控股三金集团的“皮囊”。但正是利用这家没什么业务的“空壳”公司,邹节明等高管完成了至关重要MBO,为财富暴增铺就了一条顺畅之路。

  旁边报道:低调邹节明

  在邹节明的发迹地广西桂林,人们对他的评价是“低调”、“认真做事的人”。

  邹节明1943年出生于湖南常德,1961年考入武汉大学生物系药用植物专业学习,1966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桂林中药厂工作。1984年,已经成为桂林中药厂总工程师的邹节明兼任厂长,从此开始了中药和民族药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并把三金药业推向了中药现代化的颠峰。43年中,他共研究开发出39个中药、民族药新药,其中三金片累计销售32亿,西瓜霜36亿元,共累计销售85亿元,上交税收19亿元。《光明日报》甚至把他称为“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剂先驱”。

  《桂林晚报》副总编毛荣生与邹节明相交多年,他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邹节明有很多次机会做桂林市的副市长及自治区医药管理局局长,但他都没有去。“他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只想把企业做好。”毛荣生评价。

  记者在桂林采访发现,邹节明以及家人在桂林的口碑非常好。“邹节明一家人都很低调,”一位认识邹节明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邹节明为人谦逊,待人真诚,不擅交际,从来不在公司的接待场合上露面,也很少参加社会上的公开活动,“好像与这个社会隔着一层东西。”

  “邹节明的两个儿子也一样低调,从来不张扬,不飞扬跋扈,在桂林竟然很少有人认识他们。”这位人士说,邹节明不但公司管理的好,家教也很好。

  6月23日,记者来到邹节明家所在的小区,这是一个楼龄超过10年的小区,八层高的楼房普普通通,与桂林市区新崛起的众多现代化住宅小区相比,甚至有些寒酸。邹节明的邻居们也许想不到,那栋普通的住宅楼里,即将诞生一位超级富豪。

  6月21日,在三金药业家属楼前的桂花树下,70多岁的唐婆婆回忆起当年三金人的创业历程,感慨万千。唐婆婆退休前是三金药业的技术人员,掌握着西瓜霜的全部制作工艺。听说三金即将诞生多位富豪,唐婆婆说,退休后,曾有“外人”高薪请她去指导,她以“不能对不起三金”为由拒绝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生活就行了。”唐婆婆说。目前,她每月的退休金是700多元。

  相关链接:

 

责编:谷立亚

2/2 < 1 2

相关热词搜索:   三金药业  邹节明  金集团  MBO  创投  金科  股票基金  股权转让  周报  桂林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