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害怕亏损的心理人人都有,退休族、准退休族更是亏不起。
2008年的惨痛回忆让很多投资者心存忧虑,“原本想买点股票赚赚养老钱,可还没开心几天,连本都没剩多少了。”像陈老伯这样的退休族,开始变得谨小慎微起来,“涨也怕、跌也怕,这日子可不好过啊。”
有类似经历的退休族、准退休族们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不投资担心将来钱不够用,只是存银行怕是连通胀都抵御不了,可投资又担心血本无归,连“老底”都不保。于是,大家一改往日作风,把风险高低作为投资前首要考虑的对象,降低风险变得尤为重要。
其实,投资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特别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更是藏着不少机遇。只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攻略,往往可以取得“跟涨抗跌”的效果,满足退休族、准退休族的心愿。
手段一:分散投资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了一句老话,这当然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措施。特别在震荡行情中,我们有必要利用不同的投资工具赚不同的钱。就好比把钓鱼竿放在不同的池塘里,钓到鱼的概率更高一样,投资者不妨通过资产配置,在不同池塘(投资类别)放上鱼竿。
要做到分散投资,投资者应先了解不同投资工具之间的关联程度。一些表面看起来差异较大的投资方式,其实潜在联系密切,一旦市场波动,很难有幸存者。万一没弄清楚就盲目投资,可是要吃苦头的。
陈老伯原以为他做到了分散投资,可在历时一年的熊市后,他发现鸡蛋还是在一个篮子里。原来,陈老伯将半辈子的积蓄一半买了股票,另一半买了偏股型基金。随着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泻到1600多点,他的基金净值一路“相依相伴”,跌势丝毫没有差异可言,15万元的本金一晃只剩下6万元。
在统计学上,可以通过“相关系数”来表示数据间的关联程度,“1”代表完全正相关,即完全同步,“-1”代表完全负相关,即完全反向,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越接近0,相关性越小。将此模型引用到金融投资中,可以算得不同投资工具间关联性到底如何。比如股票型基金特别是指数基金与股市之间的相关系数几乎为1,而平衡性、偏债型基金的相关系数就降低一些。我们应该尽量选择相关系数接近0的不同投资工具做组合,以此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