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设局低价收购太子奶 专家呼吁保护民族品牌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公司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雀巢设局低价收购太子奶 专家呼吁保护民族品牌

 

CCTV.com  2009年07月02日 10:3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新网  

  但这样的收购却触碰到了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

  “外资在收购中国民族品牌的时候,更多地不是为了帮助品牌的成长,而是消灭它。”曾经多年研究中国企业发展历史的一专家表示,中国被收购的那些企业90%,品牌消灭了。

  而王永对此也表示,其极力反对雀巢收购太子奶。他认为,品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品牌资源的竞争是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以往多个民族品牌收购后的命运来看,民族品牌最终都被外资逐渐消灭。“雀巢收购太子奶后,不仅仅是要消灭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它有望获得乳酸菌行业的定价权,而获得定价权后,则不排除提价等行为获取高额利益,危及中国食品产业安全。”

  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曾经出现过的著名品牌,在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大部分都已经淡出市场。其中包括活力28、熊猫洗衣粉、美加净、乐百氏、扬子、香雪海冰箱、红梅音响、天府可乐,甚至互联网行业的易趣、3721等。

  “这是外资企业收购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一种策略,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后就让之死’。”国内研究企业并购的专家认为,中国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中沦陷,无一幸免,“现在是国内企业海外买企业人家不让买,国内民族品牌却被一个个消灭。”

  按照以往的外资企业收购中国品牌企业的整合路径,首先是让创业团队离开公司,取得公司控制权;然后控制渠道和品牌,同时开始企业重整,裁员;企业开始因为重整而走下坡路,企业出现亏损;最后亏损扩大,则将原有品牌束之高阁,推出自有品牌。这也让业界对于太子奶品牌的命运异常担忧。

  回归创业者成最好选择

  可以确定的是,太子奶不可能长期维持现有的准国资运营的托管状态,现在,太子奶只有两个选择,卖出或者回归。而太子奶业绩的快速好转和债务重组的顺利推进,也让市场认为太子奶回归李途纯或为最佳选择。

  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短暂离开而于2月份重回太子奶后,太子奶的境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太子奶于今年2月开始恢复生产,根据来自官方方面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太子奶的销售额接近4个亿,利润接近6000万,上缴税收超过1500万。太子奶集团起死回生,生产经营情况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

  在2008年11月李途纯被迫离开太子奶的时候,三家外资股东方曾经派出过高管团队,但是因为缺乏行业的运营经验,无法重启太子奶。而在政府出面托管太子奶之后,李途纯重回太子奶,并且被要求继续经营管理太子奶。今年以来的强势增长的业绩表明,李途纯团队仍旧有掌管太子奶的实力。

  上述太子奶集团高管对记者表示,经过半年多的谈判,太子奶集团现有的20亿元的负债,其中11.8亿银行贷款中的80%都已经签订了延期还款的协议;而另外的8亿多元的非银行贷款,也全部都签好了未来7年内分期还款的协议,“可以说,现在太子奶集团已经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目前,太子奶集团总资产大约为33.8亿元,负债20亿元,资产负债率大概为60%,与国内大型奶业集团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相比较差距并不大。

  随着太子奶的经营已经恢复到2007年前期的水平和债务重组进展顺利,这使得李途纯重新掌管太子奶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企业出现亏损则税收减少、就业岗位减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并不是愿意看到的情况。”太子奶集团某高管称,李途纯反对将太子奶出售给雀巢,这也是重要原因。

  “并不是有钱什么都能买到的,民族企业家对企业的爱和民族品牌都是钱所买不到的,我们应多给民族企业家一些机会,”王永呼吁。

  一位乳品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论谁入主,能够为地方带来税收的增长,能够带来就业岗位,那么讲应该支持谁。因此,可以说,太子奶重回创业团队手中,已经成为最好的选项。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

2/2 < 1 2

相关热词搜索:   太子奶  品牌中国  民族品牌  雀巢  品牌企业  民族企业  收购事宜  收购中国  李途纯  外资收购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