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股市要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央行放手力推资本市场

 

CCTV.com  2009年07月07日 15:3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面对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决策层有意将之引向资本市场。

  为了应对危机,各国都把宽松的货币政策视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国也不能例外。2008年12月13日下发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

  其实,我们的M2(广义货币供应量)已经是连续3个月同比增幅在25%以上了。就连央行日前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以下简称《稳定报告》)也称,货币大量增发“从中长期看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压力”。

  从2005年央行首次发布《稳定报告》至今,以往4年可以说基本上是把金融机构的改革作为金融稳定的重点,但今年的《稳定报告》显然有所不同,即把重点转移到了金融市场的建设上来。

  金融市场既是融通资金的“媒介器”,又是资金供求的“调节器”,它能起到流动性的“蓄水池”作用。“现在流动性泛滥引发通胀的担忧比任何时候都要大,而我们的金融市场成熟度不够、规模不够,金融管理当局的这种思路变化,显然与当前的形势分不开。”有分析人士认为。

  现在,流动性变身为各种各样的存款,都趴在银行体系,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既是长远之举,也是引导流动性进场的需要。

  避免盲目惜贷,也防盲目放贷

  M2的高速增长,与银行有莫大的关系。截至2008年底,在中国金融体系资产分布中,保险业3.3万亿元,证券业1.2万亿元,银行业62.4万亿元。非常明显,中国绝对是“银行主导”的金融格局。

  尽管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无法和西方成熟市场相比,但单论银行系金融机构,中国却不遑多让。按核心资本排名,中国前3大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能进到前15名;如果按最新市值定座次,中国银行业的这三巨头,已经位列全球三甲。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释放流动性应对危机的结果,就是把各家银行“绑上”了放贷的高速列车。今年头5个月,各项贷款增加5.84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而大量信贷又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重新转化成银行存款,因此才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数据显示,1-5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7.98万亿元,同比多增3.79万亿元。

  正是货币乘数效应,银行体系源源不断地派生出了M2,并且是趴在银行体系内的M2(储蓄存款以及企业定期存款均计入M2),实体经济并没有感受到货币供应的“汪洋大海”,大多数企业一直感觉钱紧。

  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能持续吗?肯定不会。即使是中国宏观经济也还没有完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2008年,中国非金融部门的融资总量6.1万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2万亿元,占比19.6%,较2007年占比下降了6.6个百分点。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风险完全向银行体系集中,决策层绝对不能容忍。

  《稳定报告》认为,在当前经济周期波动的情况下,这一风险更加突出。鉴于此,《稳定报告》提出,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在银行新增信贷昂首阔步之际,央行提“避免盲目惜贷”可能只是幌子,说这番话的要旨在于——提醒银行,防止盲目放贷。

  不让银行放贷,或者说是让银行放贷“悠着点”,那这么多的流动性,把它赶到何处容身呢?出处只有一个,那就是能起到资金“蓄水池”作用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决策层一直强调要壮大的资本市场。

  壮大资本市场吸收流动性

  资本市场是最重要的金融市场。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及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对冲风险,成为金融管理当局的共识。在《稳定报告》的一系列专栏文章中,对融资融券、创业板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倾向性用语,无不表明决策层对壮大资本市场的态度。

  “发展股市、债市,加快直接融资,将是金融市场建设的重中之重。”央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成员、金融市场司司长穆怀朋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的资本市场,显然和中国经济体发展极不匹配。按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2007年全球GDP份额,中国占10.8%,但中国最能拿得出手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2008年6月的数据是,在全球占比中,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占比4.4%,成交量占比2.3%;全球债券市场国内债券余额结构中,中国占比3.3%。

  而美国上述数据是个什么情况呢?央行在今年3月份发布过一个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披露的美国数据是,GDP占比21.4%,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市值占比35.7%,成交量则占到全球的61.9%;国内债券占比41.4%。

  在美国金融机构遭受重创的时候,它的实体经济尽管也受到影响,但远远不如金融机构损伤严重,这是为什么?“正是美国金融市场特别发达,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分析人士称。

  俗话说,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可国内投资者总是疑惑:为什么A股市场的表现,却与中国的宏观经济不那么吻合?原因正是在于,中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量能不够。

  美国股市的总市值是美国银行业总资产的2倍多,股市、债市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主阵地;而中国正好相反,银行业总资产是股市总市值的2倍多(其中还有半数以上是不流通的),企业融资80%以上寄望于银行放贷。

  从资源配置效率来讲,银行放贷不如市场配置。尽管中国的银行也叫商业银行,经营按照商业模式运作,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决定了,银行的放贷必然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严格来讲,把持资金“调节器”的是行政之手,而不是市场之手。

  既然决策层希望过多流动性“进场”以防通胀,壮大资本市场就是必然之举。

  下一步发展衍生品市场

  发展壮大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当然就离不开具有市场避险功能的金融衍生产品。在这一点上,作为金融管理当局,央行也在未雨绸缪。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中国不少企业投资的相关衍生品产生巨大损失,比如国航和东航燃油套期保值损失、深南电原油期权合约的损失。

  教训之一,就是中国没有一个规避投资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稳定报告》中一篇名为《中国企业投资衍生品发生巨亏的反思和教训》专栏文章称,国内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到位(其实就是金融市场培育不够完善),“企业因合理套期保值需求参与衍生品交易的渠道有限”。

  纵观全球,场内衍生品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现代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前十大股票交易所,除中国内地外均有相应的场内衍生品。

  据香港交易所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香港场内衍生品市场不仅交易量逐步放大,投资者利用衍生品规避风险的比例出现大幅上升,场内衍生品成为规避市场风险的有利手段。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副总裁黄杰夫表示,没有避险的衍生品交易,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就像武士没戴盔甲就上了战场,只能是进攻而没有防守的能力。

  就像目前的A股市场,没有股票指数的衍生品,投资者进场,就只能期待股市上涨才能获利;而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不会有只跌不涨的股市,也不会有只涨不跌的市场。

  壮大资本市场,离不开金融衍生品市场,5月份央行发布的《2008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2009年应该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推动交易所股权类、标准化衍生产品发展,进一步丰富金融市场套期保值和避险工具。

  股指期货离我们越来越近;下一步,或许就是场内的利率、汇率衍生品了。届时,即便股市下跌,投资者也能赚钱;即便人民币贬值,手握人民币资产照样可以获利。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