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日提前披露的部分6月份金融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这是二季度以来月度新增贷款首次超过万亿元。6月人民币各项存款较上月新增20022亿元。同时,央行还宣布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对此,分析人士指出,货币政策微调已经开始,但适度宽松的基调短期内不会改变。目前微调的方向比较明确,就是适度收缩流动性。
银行资金迅速跟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造成6月份新增贷款激增的主要原因有:首先,中央、地方项目陆续开始实施,最近地方债的发售处于加速推进状态,随着地方资金的到位,银行配套资金迅速跟进。
其次,随着经济企稳回升及对未来经济前景看好,不少银行加大对地区级和县级政府的贷款投放力度。
再次,M1和货币乘数上升,说明工业生产趋于活跃,去库存化基本结束,生产开始处于补库存的过程,这也带动企业贷款需求增加。国际市场逐步回暖,出口企业逐步活跃,出口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也有所增加。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通胀预期之下个人按揭贷款市场较为活跃,也是信贷增长的一个原因。
货币政策现微调
分析人士指出,从7日央行正回购利率上涨5个基点开始,央行已表露出对当前过多流动性的“姿态性提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巨大,而近期外汇占款也有上升的趋势,可能是公开市场加大资金回笼力度的原因。而6月新增贷款超过1.5万亿元,则直接触发了一年期央票的重启。
连平认为,货币政策微调已开始,未来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主基调没有根本改变,但是监管机构将会加大微调的力度。目前微调的方向比较明确,就是适度收缩流动性。他预计,未来几个月,公开市场操作将保持净回笼态势且力度加大。
中国社科院中国金融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近期公开市场操作的变化,以及银监会官员对贷款集中度风险的表态,显示了监管当局对当前的信贷急增现象有所顾虑。但目前,央行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基调不会发生变化,央行不会过快转向使经济主体的预期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可能“外松内紧”。他表示:“要看价格体系出现明确变化,央行才可能有实际性动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正回购利率的上升以及一年期央票的重启,显示货币市场已经开始微调。但他强调,还需要综合基础货币、外汇占款等多方因素来考量央行的操作。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正回购利率上升和1年期央票重启,或意味着降息周期的终结。存款准备金率近期也不会下调。
关注通胀与信用风险
分析人士指出,结合监管层近期频频发出对信贷快速增长及通货膨胀预期担忧的言论,便可理解货币政策为何微调。近日,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指出,去年以来,银行单一企业授信超10%、单一集团授信超15%的比例大幅上升,信贷集中度风险大幅上升。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6日撰文指出,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适度宽松的同时,也须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是如果狭义货币增速继续加快至20%以上,明年上半年物价存在一定的加速上行风险;二是资产价格波动的风险;三是须关注中期内可能存在的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的风险;四是须关注中小企业投融资问题。他表示,下一步应在保持货币政策总体宽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前瞻性分析,适时适度进行微调。(记者 任晓 张朝晖)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