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显露复苏迹象 力拓称正抓紧生产
2009年4月份,我国钢材价格呈现止跌趋稳态势,但国际市场则继续下跌。5月开始,在下游需求的带动下,国际国内钢材价格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的下降走势,开始回升。
上周CRU全球钢价指数上涨2.80%;而Myspic综合(中国钢价)指数上周涨幅为1.22%。
这一改变也带动了铁矿石的需求。印度等地的现货矿价格持续上涨,现货价曾一度接近长协价。根据天津港近日到岸报价,63.5%的印度粉矿为660~670元/吨,澳大利亚62%纽曼粉矿为720~730元/吨。
当问及全球钢铁业复苏情况时,必和必拓澳大利亚新闻负责人萨曼莎·伊万斯向记者表示:“我们下个月将出全年的财务报告,里面将包含我们对铁矿石市场及需求的展望。”
而《证券日报》记者从力拓一人士处获得的消息是:力拓的生产已经达到了最大产能,并在加紧生产,销售也一直在持续。
铁矿石是澳洲仅次于煤的第二大出口商品。矿业巨擘力拓和必和必拓分别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铁矿石厂商。
根据中国海关最新数据统计,6月份进口铁矿石5529万吨,同比增长46.3%,1-6月份合计进口29718万吨,累计增长29.3%。
但是,关于钢铁行业是否已复苏,国际钢铁巨头们的观点却并不一致。
6月,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商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Mittal)的首席执行长Lakshmi Mitta在出席World Steel Dyanmic的钢铁生存战略大会时表示,全球钢铁需求在2011年之前预计不会回到高水平,但需求已经出现改善迹象。
而俄罗斯最大的钢铁企业OAO Seversta首席执行长摩达绍夫(Alexei Mordashov)则认为,全球钢铁业面临着约3-4亿吨的产能过剩。他说,在没有对过剩产能进行调整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中短期内钢铁业不可能实现复苏或利润率回升。
投行中的JP摩根则指出,当前全球钢铁工业仍未显现复苏迹象,预计世界经济将在今年年中停止萎缩,制造业开始重建库存。 记者 孙洁琳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