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说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见到了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
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房贷利率打折等政策的推出,给一度低迷的楼市和车市注入“强心针”,与之相关的住行消费也水涨船高。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8.3%,汽车类增长18.1%。
农村消费增速快于城市也成为上半年消费生活中的一大亮点。由于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政策促进了农民消费的扩大和升级,上半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4%,快于城市2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消费在保增长这道考题中交出亮丽答卷。
不过,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不一,我国消费也呈现出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消费增幅要高于东部,二三线城市消费增长要好于一线城市。
在谈到下半年消费走势时,专家们普遍表达了乐观情绪。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说,鉴于去年底开始实施的4万亿元投资需要6至8个月才能转化为消费,所以下半年消费应该能实现稳定增长,预计全年消费的实际增幅会高于去年。
目前来看,中国消费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一轮冲击,消费总额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恢复,但这是否意味着消费“马车”今后面临的是一路坦途?扩大消费还有哪些政策空间?
“居民的消费预期刚刚开始恢复,远没有达到高涨的状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抑制消费进一步扩大的不利因素。”商务部贸易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说。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出口仍然大幅下降,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居民收入增长受到影响,储蓄和投资意愿增强。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呈现负增长,对消费总额的增长产生影响。
此外,在楼市部分刚性需求得到释放后,由于开发商和二手房业主见势提价,一些城市出现了价涨量跌现象,楼市走势再添变数。
不过,专家也指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仍相差20多个百分点,扩大消费空间广阔:我国拥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有高达20多万亿元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实物和服务领域消费转型和升级方兴未艾。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宋则表示,扩大消费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让城乡居民有钱花、放心花。
张立群表示,扩大消费最大的潜力是加快城市化进程,要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公共服务覆盖范围,稳定城市非户籍人口消费预期。
此外,有专家认为,要研究不同税种在刺激消费需求方面的差异,如要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可考虑减征个人所得税,而要促进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则可采取降低消费税的方法。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