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经济企稳向好明晰 回升势头尤需巩固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人民日报:经济企稳向好明晰 回升势头尤需巩固

 

CCTV.com  2009年07月17日 09:25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不稳固、不平衡、不确定

  困难和压力仍然较大

  从一季度的6.1%到上半年的7.1%,GDP增长幅度和势头让我们对完成全年8%的增长目标更有信心。但是,我们毕竟是在抵御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的严重性以及波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要重回平稳较快发展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

  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数据时特别提到:“国民经济回升基础尚不稳固,回升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回升过程中还存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李晓超解释道,中央实施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虽然大部分人都感觉到已经出现了回升,但由于不平衡,可能有一些企业、一些地区、一些群体还没感受到回升,一些企业、一些行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企业实现利润还在继续下降,财政增收增支的压力还很大,产能过剩还较突出。

  国民经济回升过程中存在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莫过于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尚未减弱。由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尚未摆脱衰退阴影,导致外需严重萎缩。对于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中国经济来说,外需不足带来的消极影响十分明显。按支出法计算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而国外需求也就是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负41%,下拉GDP增长负2.9个百分点。

  就业也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就业出现一些积极的苗头,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有所增加,二季度末,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比一季度增加了378万人,增长2.6%。然而,由于我们处在就业高峰,因此就业目前面临的困难、压力仍然比较大。

  “对这些问题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巩固和发展经济企稳回升的好形势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李晓超说。

  关注经济运行中的新问题

  通胀和通缩我们都不希望

  虽然CPI(居民消费价格)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下降的局面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但上半年我国信贷投放总量近7.4万亿,同比多增4.9万亿,信贷的巨量投放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隐忧。究竟是防止通货膨胀还是防止通货紧缩,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新考问。

  通缩还是通胀?判断这个问题需要时间来观察。李晓超认为,“我们既要关注影响价格下降的因素,也要注意引起价格上涨的原因,既要看到眼前变化的现象,也要看到未来可能的走势。”首先要看到,今年以来我国CPI和PPI还一直处在下降的区间,上半年,CPI同比下降1.1%,上一年同期则是上涨7.9%,而且自2月份以来一直在下降,并且在八大类商品中有三涨五降。从3月份以来,环比也一直下降。与此同时,上半年PPI同比下降5.9%,1—6月同比降幅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处在上游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降幅更大,上半年下降8.7%。“我们要看到眼下价格仍处在下降的现实,总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增速仍低于潜在的增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生产能力利用率偏低。”其次,我们还要看到今年以来货币信贷出现了快速增长的现象,由于价格与货币信贷有着较为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观察价格变化时,对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外部价格如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是影响我国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还是隐忧,但不应掉以轻心。在16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会议上,委员们明确提出,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和规模,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防止货币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引发通胀风险和金融风险。李晓超表示,“通胀不是我们需要的,通缩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都会伤害经济健康发展,我们所希望的是保持在合理水平上的价格。”

  除了关注信贷过快增长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外,如何激活民间投资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上半年经济表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但主要是依靠政府投资的带动,以及庞大的信贷规模支持,民间投资还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意愿。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为经济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才能使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

责编:王玉飞

2/2 < 1 2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