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中国企业"出海"小心"工会门" 抄底前做好必修课

 

CCTV.com  2009年08月02日 07:5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北京晚报  

>>>>进入经济频道

  屡屡组织罢工强签昂贵劳资协议外国工会正成大企业心头之痛

  近来,濒临破产边缘的韩国双龙汽车公司不断发生工人罢工冲突事件。在械斗与流血中,双龙工会作为罢工的组织者,再次显示出强硬的立场和强大的力量。

  事实上,从几年前上海汽车集团入主双龙遭遇工会“下马威”,到最近美国通用汽车被工会这个沉重包袱拖垮,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在国外,工会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强势力量,正成为那些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大企业的心头之痛。这些都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敲响了警钟。

  双龙之败

  大罢工导致生产停滞

  6月底,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平泽工厂里,3000多名要求恢复生产的员工与900多名工会人员发生对峙。他们点燃了轮胎等易燃物并发生械斗,导致数十人受伤。7月22日,罢工者又与强迫其开工的警察发生流血冲突,这次事件导致23名警察、60多名工人受伤。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后,双龙销量直线下降。今年1月8日,双龙汽车正式向韩国法院申请进入“回生”程序,从而成为次贷危机暴发以来,韩国第一家申请破产保护的汽车企业。根据韩国回生程序,双龙提出申请之后,其股东、债权人等在法院的主导下就如何促使企业恢复经营进行协商。

  今年4月,双龙公布了裁员37%的计划,招致了工会的强烈反对。5月22日,900多名工会工人进驻双龙平泽工厂,致使生产完全停滞。经过谈判,直到6月底,双方仍未达成共识,导致流血冲突。

  韩国汽车界普遍认为,如果双龙目前无法向法院和债权人提交结构调整方案的话,法院将会在9月宣布双龙汽车破产。但现在,韩国政府和双龙的债权银行都明确表示,只有在大规模裁员后,才会考虑介入。而工会对这一主张是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双方的互不相让将双龙推到了生死边缘。

  上汽吃过工会不少苦头

  作为双龙的最大股东,中国上海汽车集团早在几年前就遭遇过同样的下马威。2004年,上汽集团以5亿美元正式入主双龙,这被视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第一案”。但是上汽在处理强势工会以及接下来的品牌和产品引进等一系列问题上都遇到了麻烦。近几年,双龙汽车不仅年产量远远低于其他韩国汽车厂商,而且人工费用也是竞争对手的两倍以上。

  2006年上半年,双龙的亏损继续扩大,为此上汽集团撤换了韩国管理层,并计划进行裁员,从而引发了韩国工会发起的大规模罢工:5300多名工人聚集到平泽工厂,封锁了工厂大门,吃住都在工厂里,使得双龙的生产经营陷入了瘫痪。后来,上汽管理层加强了谈判的灵活性,最终与工会达成协议,暂时化解了罢工危机。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暴发,双龙陷入了巨亏境地。2009年1月,上汽为“双龙”注入4500万美元救急,在双龙申请进入回生程序后,双龙汽车工会竟然指责上汽集团“窃取韩国汽车技术、违背当初投资协议”。上汽坚决否认了上述指控。分析人士认为造成当前的局面,一方面,双龙工会对新东家上汽一直有巨大的不信任感,而上汽缺乏能够管理韩国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对韩国工会的势力之强也没有太多准备。

  通用之死

  百年企业被强大工会拖垮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像双龙这样被工会拖垮的外国企业为数不少,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就是其中一例。

  1930年诞生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是美国最大的工会,会员人数在1979年曾达到150万人(今年已经下降到不足47万人),其资金异常雄厚,拥有高达9亿美元的罢工基金,能够承担得起一场持续两个月的大罢工。而且工会政治声望高,他们的声音能够上至华盛顿。

  1998年,因劳资双方谈判对峙,该工会号召通用密歇根州北部工厂工人罢工,罢工持续了54天,带来22亿美元的损失。2007年9月24日,工会再度招集通用美国30个州共73000名员工罢工,迫使通用汽车资方不得不签署昂贵的劳资协议,包括全额支付的医疗费用、对子女的照顾、退休金等,使得通用工人每小时的全额工作价值达到了55美元,成为全球最贵的汽车工人。

  今年春季,通用汽车面临破产,工会依然坚持不同意裁减工人福利和工资。直到国会一再施压,工会才妥协与通用公司资方达成部分协议。

  而且美国汽车工会还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在通用重组计划中,获得了该公司17.5%的股权,成为自美国政府(60%)以下第二大股东。

  一汽之幸

  及早抽身克莱斯勒

  在对外国工会和劳资关系的认识方面,也不乏清醒者。比如2007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放弃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就是典型一例。自1998年与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合并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的发展一直十分曲折,陈旧的产品结构和工会的巨大包袱无法让它轻装前行。由于销量下跌,亏损严重,2007年3月,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宣布考虑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对外出售。这一主张遭到了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工会和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工会的一致反对,因为他们担心私人资本在收购后可能进行大规模裁员和工资福利调整,为此警告说将予以强烈抵制。

  这一动向给原本对克莱斯勒颇感兴趣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敲响了警钟。本来,中国一汽看中克勒斯勒的全球品牌与核心技术,希望借此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最终还是选择退出了竞逐之列,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应付强大的北美汽车工会。方奇

  分析

  抄底前先做好必修课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性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处理与当地工会的关系却是中国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华金声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必须要很好地处理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这既包括处理好和当地政府的关系,也包括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确保和当地工人以及各种周边人群保持良好关系。

  跨国并购虽然是商业活动,但是由于国情和认识不同,并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的冲突和政治因素的干扰,这些看不见的障碍恰恰可能成为并购过程及此后经营过程中的阻力。因此,了解海外经营环境、劳资关系和相关法律,是中国企业“出海”抄底前的一门必修课。

  连线

  行动越来越过激损害无辜民众利益

  笔者就欧美工会的发展趋势,日前采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前汽车工业工会分部负责人。他说,如果没有工会,资方就会用失业相威胁而压低工资,任意增加工时,减少劳动保护等等。但工会也会滥用这种权利。这位负责人原来所在的工厂的许多工人,周日到工厂里吃喝玩乐,不工作却骗取加班费,所以他所在的那个工厂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被拖得破产,现在根本没人记得这个工厂的名字了。

  这位负责人承认,强大的工会力量确实给工人争得了工资、人身和工作保障,但工会在抗争中所提出的过高要求和罢工运动,对社会的冲击也是巨大的。当工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惜以罢工相威胁,甚至用无辜民众利益做筹码,比如校车司机停驾,电视电影节目中断等等。尤其是工会成员以工会为后盾,滥用优厚的福利条件,却无故怠工,其损失是无法计算的。

>>>>进入经济频道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