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万亿元】
流动性仍然充裕
上半年贷款数量
流动性一直是市场参与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甚至超过了对业绩的关注。在上周三的大幅下跌中,不少股民都听到了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传言,进而导致市场大跌。
不过上半年7.4万亿元这个贷款数据显示出了流动性的存量规模之大。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6月末,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28.5%;M1(狭义货币)同比增长24.8%。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4万亿。
虽然工行、建行等银行开始定调全面贷款总量的消息也得到了确认,信贷不可能像上半年一样增长已经成为定局。但在上半年7.4万亿元的贷款中,已经进入实体经济的要少于预期。另外据统计,7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量为6630亿元,而到期释放的资金量却达到8160亿元,回笼量明显低于释放量,可见央行仍未偏向收紧流动性。
包括基金在内的多数投资者仍认为,不管是从流动性的巨大存量来看,还是从目前储蓄活期化流向A股的趋势,或者是海外资金流入的趋势看,A股市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然会维持流动性充裕的局面。
不过李晶指出,今年内货币政策变化的可能性不大。她指出货币政策的变化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出口止跌回升,另一个是出现通胀,目前这两个因素都不具备。
【7.9%】
经济回升势头明显
第二季度GDP增长
股市的上升会反映经济的增长,而目前投资者持有的“业绩推动”的观点也需要经济增长来支撑,那么经济是否在复苏呢?
第二季度的GDP数据显示,第二季度GDP增长达到7.9%,增速比第一季度快了1.8个百分点。摩根大通等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在第二季度走出V形反转。
此外,5、6月份,工业增加值连续2个月呈现加速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由4月份的7.3%提高至6月份的10.7%。6月份的发电量同比增速也首次由负转正,达到5.2%。
广发证券分析认为,一系列数据表明国家的工业生产呈现加速态势。在未来固定资产投资扩张动力依然强劲的推动下,工业生产仍可能保持增长态势,宏观经济复苏趋势仍有望继续向好。
不过,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指出,宏观上的复苏可以确认,微观层面上市公司盈利是否会超过预期,至少要到第三季度数据出来之后才能见分晓。目前已经有不少投资银行和券商分析师开始上调企业的盈利预期,从这一点看,下半年业绩推升股价的预期有望得到实现。
【53.3%】
制造业进入扩展区
采购经理人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ManagersIndex,简称PMI)是衡量制造业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PMI高于50%表示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萎缩。
最新公布的7月份PMI为53.3%,由此可看,国内的PMI已经连续4个月超过50%。这显示出国内制造业总体进入扩展区域。
制造业的回升也被基金经理看作整个经济回暖的重要一环,这不只是经济的复苏得到另一个角度的确认,更意味着A股的上涨格局会有一定的变化。
目前A股的上涨基本遵循了投资时钟理论,金融股以及资源类股票成为经济复苏初期的最热门品种,而收益与经济复苏的先导行业,如房地产、汽车,也成为上半年涨势较好的行业。
制造业的回暖和扩张,则意味着中游行业的表现机会将逐步来临。实际上目前钢铁股已经有所表现,而一些基金经理指出,化工、家电等行业的机会也将在下半年得到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