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经适房:努力在保障性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

 

CCTV.com  2009年08月18日 10:5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8日专电(记者 罗宇凡)8月份,经济适用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先是8月初传出石家庄市上千套经济适用房由于定价过高遭弃购的消息,紧接着又爆出了南阳套用经济适用房指标开发商品房的新闻。在国家不断加大力度,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刻,经济适用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经济适用房不仅有社会保障性特点,与廉租房相比,它又具有鲜明的市场化特征。推动经济适用房建设有可能会影响完全市场化的商品住宅市场,而且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之下,容易出现有违社会公平的现象。

  其实,经济适用房在“保障性”与“市场化”之间出现的“左右为难”并不偶然,也非我国独有。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世界范围来看,如何设计住房保障制度,如何平衡保障性住房与市场化住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难题,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很多国家都曾经历过几十年的探索历程。

  “市场机制条件下,由于劳动能力的差别存在,一部分阶层的收入是无法承受其住宅支出的,这就在客观上需要政府提供住宅消费保障。”杨红旭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于1968进行相关立法,政府保证10年内资助低收入家庭600万套住房。战后的英国,政府同样在金融和住宅供应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直接投资或补贴建设公共住宅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

  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国家全国性住宅短缺的缓解以至消失,再加上福利开支出现紧缩趋势,发挥市场机制的弹性和选择性、鼓励运用市场机制解决住宅供应的方法开始出现。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的英国表现尤其明显。

  在我国,自从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越来越显著,在此基础上,房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在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我国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却处于缓慢甚至是局部停顿的状态,随着各地房价的飞涨,中低收入家庭买房难租房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文件,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下,2008年6月前后各地出台了《2008--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其中都明确了住房保障产品的建设规模;2008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9000亿元安居工程投资计划,再次加大了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杨红旭表示,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将并行市场化和保障化两条轨道,二者如何协调发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