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内成品油调价“爽约”三理由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07:4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防范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消除通胀预期,是近期发改委下发多项文件的核心所指,或许也是8月底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爽约”的最大理由。

  近期信贷高速增长、股市和房地产价格迅速回升,而水、电、成品油、禽蛋、液化气等商品价格出现上涨预期或有大幅上涨,使社会通胀预期增强。而发改委8月以来已有多份规范价格的文件出台,对水价、油价、液化气、电视收费等价格作出规范,遏止地方涨价冲动。

  成品油价格改革走在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的前列,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每一次调整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工业成本和人民生活成本的提高。对于今年以来成品油价格的五次调整,发改委始终强调的是“有控制地接轨”,而实现“有控制”的办法就是推迟调价时间或者调整调价幅度。

  这或许与我们所追求的完全“接轨的”、“市场的”价格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也不可否认,在我们的市场还没有完全的能力去跟随国际价格跌宕起伏的时候,在当前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候,适当保持距离对稳定国内经济利大于弊。

  市场总是伴随着投机。国际原油价格的动荡从来不乏投机因素作祟,挂钩原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出现反复波动,而由此引发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投机。抑制投机或许是调价“爽约”的第二大理由。

  以22个工作日的油价移动平均变化值作为调价的临界点,给了投机力量一个明确的预期。随着今年以来的五次成品油价格调整越来越及时,在每次调价“节点”到来之前,特别是在有上调预期的时候,都会引发成品油批发市场的大规模“抢货囤油”或者社会车辆集中加油等行为,批发市场价格剧烈动荡。调价之后市场预期兑现,批发商开始大量抛售,22个工作日的周期并不长,下一轮调价预期又开始酝酿。

  发改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价格监管,努力稳定重要商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要求各地审慎出台调价方案,尤其要避免出现集中提价、提价幅度过大,增加群众负担的现象。8月以来各地液化气价格飞涨,涨幅甚至超过30%,发改委已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采取措施保证液化气供应,并依法查处囤积、哄抬液化气价格以及一些违法行为,以平抑价格。

  由此观之,稳定价格、避免投机、遏制通胀预期是当前经济和政策的重要考虑。而石油公司炼油板块上半年已获得了巨额盈利,这恐怕是政策“勇于”爽约的第三大理由。

  去年上半年中石化炼油板块亏损了460亿元,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后,上半年的四次价格调整让中石化的炼油板块经营收益超预期地接近200亿元。而中石油的炼油与化工板块经营利润也达到172亿元。特别要指出的是,中石化上半年的炼油每桶毛利由去年同期的-752元/吨上升至432元/吨,比2007年上半年的265元/吨也有大幅提高,毛利率高达8.8%。而在此之前,业内一度认为合理的炼油毛利率应不超过5%。这无疑应归功于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基本上紧密跟随了国际原油价格调整。

  平心而论,政府部门很难根据时时变动的油价去计算某个石油公司的利润变化,而炼油板块即使上半年获取了高额盈利,也仍然有着致命的“软肋”——一旦到节点不调价,炼油马上就会开始亏损。不过,石油公司上半年已获得的收益令其全年业绩有了保障,或许让主管部门在稳定价格方面有了更多的空间去作为。(记者 张楠)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