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导演了今日两市暴跌?_CCTV.com_中国中央电视台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市场热评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谁导演了今日两市暴跌?

 

CCTV.com  2009年08月31日 15:1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央视网综合  

  大小非减持凶猛 增持却寥寥无几

  今年上半年,A股股价的上移光芒,掩盖了大小非疯狂减持的凶猛。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沪深两市大小非减持合计约47.42亿股,减持套现金额约480亿元。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小非的增持行为却寥寥无几。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公布的6月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在解禁量创5个月新低的背景下,6月份大小非减持量不减反增,一共减持12.4亿股,月环比上升17.64%,创出有该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新高。

  据统计,6月股改限售股解禁量为126.67亿股,其中大非解禁111.13亿股,小非解禁15.54亿股。从解禁绝对数量来看,相比5月份的246.6亿股环比下降48.63%,今年上半年,6月解禁量仅高于1月。不过,6月大小非减持力度,却创出中登公司自去年6月该项数据统计以来的新高。从今年2月大小非单月减持总量首次超过10亿股后,到6月份减持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截至2009年6月底,大小非合计减持比例虽然由去年7月份的29.78%降至15.39%。但6月份当月减持比例大幅度上升。小非在大小非中的比例为16.14%,但减持数量却占全部减持数量的66.41%。

  市场人士分析,大小非的减持意愿随市场估值水平升高在逐步增加,6月份随着市场的上涨与估值水平的提高,大小非的减持意愿显著提高,减持力度显著增强。

  实际上,更值得担心的还在后头。与今年上半年限售解禁份额1118亿股相比,下半年高达5558亿股的解禁量是上半年的5倍之多。而目前,市场又进入震荡期,是上是下还很莫测,不够“坚决”的大小非很可能会借此减持,落袋为安。

  但平安证券指出,大非减持的意愿并没有随着市场估值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减持意愿不明显,这主要由于与大非的国家股属性决定。

  与大小非的疯狂减持相比,他们的增持行为可谓沧海一粟,而且原因不尽相同。今年6月,格力电器(000651)股东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增持了187万股,这家公司是由格力电器的经销商组成,为格力电器以股权“捆绑”经销商的杰作。今年初,金钼股份(601958)大股东金堆城钼业集团增持了10万股,此举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

  除大小非的增持外,还有一些重要股东的增持也颇具看点。今年4月,攀钢系整合期间,中海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600104)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分别增持20123万股、14527.13万股、7683万股,这么大笔的增持,却是为了无风险套利而来。

  今年上半年,深鸿基(000040)连续获得中国宝安(000009)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东鸿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这前二大股东的增持,他们却是为了争夺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而来,这样的情形,在未来无疑将更加常见。

  中国中冶A股发行31日启动 计划募资168.48亿元

  今日,有望成为今年第一家“先A后H”方式上市的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冶”)刊登招股说明书,启动了A股发行工作。中信证券(600030)为其主承销商。

  本次中国中冶A股发行数量不超过35亿股,回拨机制启动前,网下发行股份不超过14亿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40%,其余部分向网上发行,约为21亿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60%。网上发行日为9月9日。

  计划募资168亿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程建设综合企业集团之一,中国中冶是一家是以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及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多专业、跨行业发展、跨国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其从设立到启动股票发行用时还不到一年。

  2008年7月,中冶集团与宝钢集团签定了中国中冶的发起人协议拟设立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年底收到国资委批复。其中,中冶集团以经营性资产出资,占总股本的99%,宝钢集团出资1.94亿,占总股本的1%。

  随后,中国中冶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上市筹备工作,“A+H”计划几乎在同时进行。在递交A股IPO申请后,2009年8月21日证监会发审委宣布中国中冶IPO申请将于8月26日上会,8月26日即披露审核结果宣布过会,8月28日获得新股发行批文,前后不过5个工作日。

  而26日证监会公告中国中冶IPO申请过会后,27日就有媒体爆出港交所也“开绿灯”通过中国中冶上市聆讯的消息。

  跟据中冶披露的A股招股书,公司此次“A+H”计划中,发行35亿股A股和26.1亿股H股,分别占发行后总股本数的21.21%和13.66%;A股募集资金将投资于资源开发、技术研发、设备购置等10个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合计168.48亿元。

  截止到6月30日,中国中冶的控股股东中冶集团总资产为2199.44亿元,而中国中冶的总资产达到了1869亿元,占到了集团总资产的85%左右。

  发起人宝钢集团

  将获投资收益

  发行后的中国中冶仍将延续一股独大的股本情况,中冶集团将持有125.235亿股,占到总股本的75.9%,另一发起人股东宝钢集团则仅持有总股本的0.77%。

  目前宝钢集团在中国中冶董事会中并无一席之位。有业内人士分析尽管中国中冶曾参与宝钢、鞍钢、武钢等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的规划、设计或建设,为冶金工业建设的龙头,但是宝钢集团对于中国中冶可能更倾向于财务投资。

  预计发行后以及实行国有股划转后,宝钢集团将持有中国中冶1.265亿股。宝钢集团承诺自A股上市起十二个月内,不转让该部分股票。而十二个月后,宝钢集团手中的原始股份可以上市流通和转让,预计届时将收益匪浅。

  目前,宝钢系下的上市公司包括宝钢股份(600019)、八一钢铁(600581)、宝信软件(600845)、广钢股份(600894)和韶钢松山(000717)等。

  新股发行越来越快 本周大盘将再破2800点

  虽然今天是8月份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但无论大盘如何表现,两市8月收出长阴的月K线已经成为定局。到上周五,沪指在8月的跌幅已经达到16.16%。记者在8月初对大盘"七上八下"的预言也成为了现实。9月份就要到了,很多股民都在期待着反弹,希望股市出现"金九银十"的上涨局面,那么大盘究竟会怎么走呢?

  在周末的消息面上,美股结束连续8天的上涨;沪市中报收官,大部分公司业绩回暖;中冶今天正式刊登招股说明书。一边是经济基本面的持续好转,一边是资金面的压力重重,股市究竟会何去何从?记者分析认为,基本面的好转带来的中报行情其实已经被透支,资金面的压力已经压得市场喘不气来。随着大盘股接二连三的上市发行,股民的信心已经被逐步消磨殆尽。大盘也将向下寻求支撑,本周内大盘将会再次跌破2800点,考验半年线2774点的支撑力度,一旦半年线有效失守,大盘下跌的空间就会被打开。股民要密切关注半年线的得失,在大盘有效守住半年线后再考虑入场,否则还是多看少动为好。

  中报显示业绩企稳

  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信息透露,沪市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收官,大部分公司业绩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统计显示,沪市867家上市公司2009年上半年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69亿元,每股收益为0.2040元,净资产收益率为6.88%,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12%、13.49%和18.19%。

  其中,2009年第二季度共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5亿元,每股收益为0.1179元,较2008年第二季度分别上升5.43%和0.35%;与2009年第一季度相比分别增长36.96%和33.52%。全部上市公司中191家公司亏损,较2008年上半年增加81家。从行业情况看,由于政府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出台,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银行类、采掘类和酒业上市公司业绩依然出色;保险类、电力类和航空类上市公司业绩明显回升;钢铁类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拐点,亏损额较2009年第一季度明显收窄。

  美股结束连续上涨

  虽然两家科技巨头的业绩报告提振了科技股人气,但医疗以及能源板块的下跌打压市场,28日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琼斯指数结束了连续8个交易日的上涨。

  当天,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表现好于其他股指,原因是英特尔上调第三财季销售额预期以及戴尔公司第二财季利润超预期鼓舞了投资者。但另一方面,以制药巨头默克公司为代表的医疗保健股领跌标普500十大行业板块。麦当劳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股价的下跌,也抑制了道·琼斯指数。同时,美元指数在中午突然拉升。受此影响,纽约市场国际原油期货合约回吐早盘涨幅,天然气合约也大幅下跌,拖累能源股走低。到纽约股市收盘时,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跌36.43点,跌幅为0.38%。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跌2.05点,跌幅为0.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04点,涨幅为0.05%。

  新股发行越来越快

  上周,中冶科工IPO获批。它是今年IPO重启以来第五只获批的大盘股,也是继中国建筑、中国北车之后第三只将登陆证券交易市场的重量级央企。对比前几只大盘股的发行间隔,中冶与北车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

  据中冶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本次拟发行不超过35亿股A股,A股发行后的总股本将不超过165亿股,同时,其还将发行不超过26.10亿股H股,如全额行使H股超额配售选择权,则不超过30.015亿股。预计A股发行募集资金为168亿元。这与前一周获批的中国北车拟发行不超过30亿股A股、募集资金64亿元比起来,胃口可谓更大。而事实上,还有一只"中字头"大盘蓝筹股引而未发。7月27日,中船重工IPO获发审委通过,将拟发行19.95亿股,募资金额亦超过60亿元。

  中报行情基本落幕

  从趋势看,二季度上市公司盈利环比增长超过30%,且三、四季度还会逐级向上,但多数企业并未真正走出困境,业绩牛市尚有待时日。有分析人士指出,半年报业绩好于预期,多数人没有料到环比业绩能增长2-3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企业已经完全走出困境。总体业绩同比仅下降一成多,主要还是占了银行股的"便宜"。截至上周五,两市1500家公司盈利合计4060亿,而12家上市银行就占了2078亿,占据半壁江山,12家银行中期盈利仅下降1.19%,每股收益0.218元,这就大大拔高了平均数;若去掉银行股,上市公司盈利降幅达22.5%,每股收益仅0.153元。

  事实上,今年以来股市从2000点到3400点,涨幅高达70%-80%,正是中报预期向好的提前反映,而目前中报已近尾声,利好基本兑现,行情也就戛然而止。鉴于三季报乃至全年情形已八九不离十,下半年的股市也就很难有什么很大的业绩推动行情。

  新股表现令人失望

  前一周,光大证券和新世纪等五只新股悉数登陆大盘。其中,作为IPO重启后的第三只大盘股,光大证券的首日表现尤其引人关注。上市首日的光大证券仅能用"表现平稳"评价,早盘高开逾40%,开盘报收30元,盘中最高至30.88元。午后尽管大盘小幅反弹,但是光大证券却逆市下滑,最低至27.29元,收报27.4元,涨幅仅三成。

  接下来几个交易日,光大证券保持节节下探的态势,最低价出现在23.74元的位置。8月25日,光大证券公布上市后的首份中报,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2.19亿元,同比增长19.2%;每股收益0.42元,同比增长20%。受此利好影响,光大证券高开低走,尾盘跟随大盘崛起,全天报收于25.20元,涨幅3.92%。然而在随后一个交易日,光大证券对抗整个大盘,在一片大红的趋势下,下跌0.37元,跌幅1.47%,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上周五,光大证券收报23.83元。距其首日发行价21.08元已经不远。

  与此同时,一直备受瞩目的大盘股--中国建筑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自7月29日挂牌上市,中国建筑便开始了漫长的下跌之旅,幅度远大于同期大盘。8月28日,中国建筑下跌2.32%,报收5.06元,为其上市最低价,距其发行价4.18元也只有一步之遥。上市之初,中建的董事长孙文杰曾表示,中金公司给出4.47元-5.64元的估值偏保守,保证不会破发。而当中国建筑一气跌到5.05元的时候,有关"中石油第二"的传言又一次响彻耳边。

  中期调整仍将继续

  从技术面来看,周五大盘跌破10日均线,再次形成破位下跌的态势。均线系统空头排列,可以断定从8月19日2761点上来的反弹已经基本上结束。下周大盘将考验120天均线2774点处的支撑,多头在此处还有可能进行顽强抵抗,但由于距离较近,估计支撑力度不会太强。周K线连续收出第四根中阴线,已将20周均线2877点击穿,这也是去年1664点反弹以来大盘首次跌破该均线,显示大盘向下寻求支撑的要求强烈,后市大盘重心将继续向2668点-2635点的缺口处下沉,中期调整仍将继续。

  从个股特别是权重股来看,金融、钢铁和地产等板块中的很多龙头股已经跌破了120天线,有的甚至继续跌破了年线。这充分说明主流板块的价值回归依然是相对"漫长"的过程!另外,中石油及中石化前面的反弹纯粹是技术性的,仅仅是跌破60日及20日线的技术性反抽,而工行则运行在一个空头排列的下降通道之中;加上新股权重股中国建筑的跌跌不休,光大证券高市盈率发行使得股价"高高在上",短线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市场底部的构筑本身也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周期,万科等权重大盘股的融资行为压制了市场的做多动力,解决目前技术上的尴尬只能是政策上出台一些积极的措施,比如对融资的相对控制等。目前,对于半年线而言是形式大于内容,因为很多股票已经在半年线之下运行了!所以半年线目前来看仍然是短线的支撑,后市仍然需要真正的考验。

>>>>>>进入 经济频道 证券首页

  相关链接:

 

3/10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相关热词搜索:   市股指  估值水平  权重板块  大盘权重  拨备覆盖率  流动性过剩  回拨机制  推动行情  后市大盘  暴跌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