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揭秘南京楼市燥热"四宗罪" :囤房惜售冲动购房

 

CCTV.com  2009年09月10日 10:4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南京市房管局推出今年以来首次楼市整顿行动,对所有在售楼盘进行全面普查。“整顿风暴”究竟因何而来?本报地产评论员为您揭示——

  楼市行至“金九银十”,房价已在高位,且上涨势头一直未停。随着年初行情初露回暖迹象,到年中全面升温,以及传统淡季的七八月份的大热,南京楼市的房价以一条几近直线的轨迹一路向上。开发商的涨价热情一个比一个高涨,而曾经一度观望的买房人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中慌了手脚,一哄而上抢房,制造出一幕幕半夜排队的“盛况”。

  9月6日,南京市房管局开始全面普查,针对楼市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项的治理整顿。那么,南京楼市主要存在哪些怪现状呢?

  一宗罪:囤房惜售

  今年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南京楼市可售房源已从年初的5.3万多套一路下滑到不足3.9万套。如果按照前4个月卖房2.5万套的速度,可售房源只够卖6个多月。此后,房荒之说甚嚣尘上,特别是河西等热点板块,购房者的选择面非常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的上涨。

  房荒是如何造成的呢?除了销售火爆、新开工量不足等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开发商囤房惜售。一家楼盘本来计划今年5月份就要推盘,但是看到楼市形势较好,预订者爆棚,因此待价而沽,开盘时间一次次地往下拖,至今仍然尚未开盘,原先预计的开盘价也是节节攀升,购房者被钓足了胃口。

  形形色色的捂盘招数纷纷涌现:分批领取销售许可证,逐次推盘、不断提价,大幅提高开盘售价致使市场内无人应价、变相拉长销售周期,后续房源转售为租、待租客撤离后再高价出售等等。

  二宗罪:价超所值

  现在不少开发商涨价像比赛,而有些楼盘不管自家质量如何,一味向品质楼盘价位看齐,通过提价等手段,造成僧多粥少的假象,同时用热销来掩盖楼盘品质的不足,好房孬房卖一个价。

  今年7月份,奥体的仁恒·江湾城因为产品的高品质以及开发商的品牌效应而卖出了15000元/㎡的均价。河西一些楼盘虽然品质上跟江湾城差了一大截,但价格却接二连三地向它看齐。奥体板块某楼盘,属于奥体开发的第一波开发项目,目前所剩为130㎡以上的大户型,5月份时其均价在10000元/㎡左右,到7月下旬上调到了13000元/㎡,而该楼盘的质量口碑一直欠佳。同属奥体板块的另一家楼盘,定位中端,属于河西顺大遛的普通盘子,5月份之前的价格还不到9000元/㎡,如今也已涨到了13000元/㎡左右。城北小桃园附近一项目是由老的商业用房改造成的小户型,结构非常差,但价格上却将世茂滨江新城等高端楼盘视为参照物。

  三宗罪:虚假炒作

  2009年开春过后南京楼市刚刚喘过气来,“炒房号”便在个别楼盘的热销中身影再现,此后伴随着一路上扬的转暖曲线而零星出没。近日,河西某楼盘在开盘当天宣称全部房源尽数售出,但是第二天,二手房市场上该楼盘的大量房源便已陆续挂出。此前不久,经历排队抢购骚乱的一家楼盘,还传出了卖房号的消息,而且事实证明,其开盘第二天房源便现身于二手房网站,换手率短期内一路飙升。

  与当年明目张胆地叫卖有别,在各方监控和透明措施愈加完善的今日,房号炒卖以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内部认购、二手转让等诸多手法将其装扮成正常交易,在复杂的程序掩护下使人难以识别,对于楼市泡沫的滋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宗罪:冲动购房

  在房价呼呼上涨的同时,买房人的焦躁也随之不断上升。

  一直想换套大房子的市民秦先生最近在城北某楼盘买了套三居室的房子,在签了合同之后才发现这个楼盘的品质与想象中的相差悬殊。他表示,在买房子的时候看见很多人都在抢,生怕买不到了,自己也就没多考虑,早早地签下了合同,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7月份新街口附近某楼盘出现连夜排队抢房境况,但就在开盘当天所有房源被一抢而空后,第二天就有业主在二手房中介挂上出售牌。据某中介介绍,该业主在交了5万元定金后,仔细看了看房子,感觉户型太差,品质也非常一般,冲动之后立马转手,只求拿回定金。

  《扬子楼市》调查发现,类似上述的购房者还不少,他们都是在看到火热的销售状况后,就很少考虑楼盘品质究竟如何,匆匆下单,盲目购房现象层出不穷。特别是现在有一些低品质楼盘,在定价时比区域内高品质楼盘低个几百元,用这样的低价策略来吸引购房者,导致跟风抢房频频上演。

  南京工业大学房地产管理系副主任、天诚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吴翔华认为,当前买房人的从众心理较为严重,置业者应当谨慎行事,不要被那些想要卖出“宝马价”的“夏利”忽悠了。

  新闻链接

  楼市专项检查

  主要内容

  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楼盘,30日内是否全部开盘销售,是否逾期开盘,是否拒售或不通过网上打印《认购协议》和《商品房预售合同》;

  商品房预售是否实行“实名制”认购,认购后是否擅自更改购房者姓名;

  领取预售许可证的项目是否囤积房源、捂盘惜盘、炒卖房号、哄抬价格;

  网上房地产标注的商品房销售价格、销售进度与售楼现场是否一致;

  属于退房后摇号再销售的房源,开发企业是否指定或拒绝他人认购;

  销售现场是否严格按照《商品房销售现场公示、明示统一标准》的要求进行信息公示,商品房销售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是否发布虚假信息,向购房人虚假承诺,采取虚假的认购手段营造楼盘旺销的氛围,扰乱正常的交易秩序。 本报地产评论员 彭平

  相关链接: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