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人物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左小蕾:货币政策不会陷入两难境地

 

CCTV.com  2009年09月21日 07: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复苏阶段,有必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足够的流动性,匹配经济刺激计划调动的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所产生的货币需求。在稳定经济增长态势的过程中,价格水平会逐渐上升、由负变正,但不会推动通胀恶化

  从去年11月以来,为力挽经济下滑的趋势,货币政策积极地创造宽松的货币环境,特别是今年前8个月新增贷款超过8万亿元,不仅通胀预期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引起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两难局面的担心:稳定经济增长需要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对通胀预期形成更大的压力。

  笔者认为,这种把货币发行与通胀直接联系的观点是有误区的。实际上,经济不在均衡增长状态的时候,经济形势变化是由货币需求主导的,随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价格水平也是由货币需求主导的。只有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或者说经济处于偏热状态时,货币供给才会直接影响通胀。如果能够对货币政策与通胀形成的关系有更正确深入的认识,货币政策就不会再有两难的困扰。

  经济恢复期间

  货币供应增长不会导致通胀

  凯恩斯学派最著名的论断之一就是“流动性陷阱”,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利率降到零也调动不了投资意愿。“流动性陷阱”意味着,靠印钞票制造宽松的货币环境只会给人假象,没有投资活动创造的货币需求,这些印出来的“流动性”根本流不动,更创造不了通胀。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增加支出和投资,激活消费,激活投资,激活货币需求,最后激活经济。

  凯恩斯的著名论断再次被论证。为应对此次危机,世界各大央行都把利率降到零。在银行系统基本瘫痪的情况下,零利率的资金成本也无法活跃信贷和投资活动。各央行超常规地采取宽松的数量发行的政策也已半年多,经济显示微弱恢复,显然还未走出通缩的阴影,更没有通胀的压力。

  笔者认为,全球经济的微弱恢复,更可能是凯恩斯主义主张的政府行为的结果。因为如果没有各国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通过政府支出和投资以及税收政策,激活投资和消费的经济活动,激活货币需求,“一厢情愿”的货币供给再多,也无法参与实体经济的运行,对经济增长的恢复也不会有直接影响,更不可能产生对与经济增长同步变化的价格水平的变化影响,也就不可能对通胀预期形成从总需求推动的角度发生影响。

  实际上,经济恢复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货币需求主导,不是货币供给主导。经济恢复过程中,不存在形成严重通胀的机理过程,不存在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力。只要经济未达到均衡水平,货币供应增长不会对通胀形成产生直接的有效影响。

  货币供应的不断增长会直接推动通胀是货币学派最经典的论断之一。但是人们在使用这个著名结论时,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如果货币供应仍然保持快速增长,最后的结果会引发恶性通胀。在当前经济还没有走出危机,经济增长还在企稳的过程中,货币学派关于货币快速增长会拉动通胀的结论的前提并不满足。所以,把当前宽松的货币供应增长与通胀联系起来缺乏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