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成功IPO,尽管发行市盈率较高、其数量较小,其交易规则并非完全意义的创业板模式,但创业板股票的成功发行与上市步伐已拉开帷幕。从创业板对主板A股市场的影响来看,笔者认为为并非许多市场人士所指的影响不大,而是在将来深刻影响A股市场的开始,而其影响的主要点可能集中在下述方面。
首先,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竞争加大。从资本市场发展来看,代表民营经济的创业板经过10年多争论与准备才出台,而代表国有经济的主板不仅在上市、再融资、重组救赎等方面享受多年较好的政策扶持,但可以肯定的是代表民营经济的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崛起力量。创业板此次的开闸,不仅说明中小企业在上市融资和产业发展上可以实现跨越,同时将加大未来与同类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试想通过IPO发行得以大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如果在技术、人才与营销策略上继续上行,那么对于国有经济的竞争将形成激烈对决,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创业板的开设将加大与主板国有企业特别是同类型企业的竞争格局,进而使得一些业绩极差、产品技术落后的上市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和市场淘汰。目前研究发现,我国许多大型企业效率不高,也可能面临民营经济的冲击影响,比如在今年7月发布的《财富》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皇家壳牌石油排名首位,其业绩超过中石化一倍,全球员工有10万余人,而据不完全统计,中石化员工数已超过100万人。如果未来民营经济效率提高,那么对于国有主板公司的竞争性冲击将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创业板将使得A股主板壳资源退潮。从创业板上市条件来看,与国外创业板并非接轨,是一种上市条件低于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的IPO模式。从中国目前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企业来看,规模非常庞大,以往中国A股市场每次大跌都形成了政策式的救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使得一些业绩极差、回报极差,面临退市的企业通过重组而勉强存活,保壳似乎成为各地政府一条不成文的规律,但通过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机制来看,这种保壳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并非有利。通过此次创业板的发行与上市,研究认为,由于上市条件的相对降低,主板一些壳资源面临退潮的可能,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将对未来主板公司重组、保壳等形成实质性影响,而上市条件越宽松,这种影响将越明显,进而形成对主板相关品种的冲击。
最后,从市场效应上加大主板国际化估值回归。从此次创业板IPO来看,研究发现尽管与国际市场创业板有很大不同,但直接退市制度却非常相似,从国际创业板市场发展历程来看,由于创业板公司经营处于不稳定周期,其所形成的退市风险与价格回落是非常之大的。从首批10家创业板公司招股的价格来看,毫无意外地沿袭了A股市场高价发行的传统,10家公司平均发行价的市盈率高达55.26倍,其中,发行价市盈率最低的上海佳豪也达到了40.12倍;最高的南风股份达到71.53倍。而对比国际创业板历史来看,风险与收益共存。据中国证券业协会资料显示:截止2007年末,全球有创业板市场41家,而另有34家就被“关停并转”,这充分说明创业板在许多国家开设不成功。因此从创业板市场效应来看,成长好的企业继续表现,而较差的公司则可能面临退市或无交易状态,中国登陆美国的大部分创业板公司主要以CDR或ADR形式发行与上市,因此摊薄后其股价并不高,创业板上市企业既是高成长又是高风险企业,企业经营可能大起大落,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将诱发股价的大幅波动。回首往事,在网络泡沫破灭时,在纳斯达克上市一度辉煌的中国三大国内门户网站的股价经历了股价下跌超过90%的惨状,而网易更是曾面临退市的尴尬。因此创业板的市场效应将对主板特别是多年政策市比较明显的主板形成心理、预期性影响较大,从拥有创业板市场的国际证券市场来看,创业板推出后,大多数主板市场PE多年维持在15倍左右之间,趋于稳定业绩波动与估值。
总体来看,创业板IPO的成功启动,并非是对主板市场影响较小,而从民营经济的崛起、主板壳资源价值的退潮、市场效应等因素来看,将在未来深层的影响主板公司,对于高成长与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需要谨慎的看待与多角度研究适量参与,而其对主板市场的深层次影响也将在未来体现出来。
相关链接:
责编:韩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