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静待突破

 

CCTV.com  2009年10月19日 09:06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证券时报  

  旧一年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尚未有最终结果,中国就已经开始为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做“热身”准备了。在日前举行的“第九届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明确指出中国必须构建铁矿石进口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内容包括:由于矿价波动对钢材成本影响较大,结算周期定为自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的一个财政年度内;长协矿实现量价互动,进口量大价格应当从优;全国实行统一价格,不能再分长协矿价和现货矿价,所有跟中国钢铁企业签订协议的供货商都要实行这一个价格,以避免倒卖铁矿石现象发生。这被认为是2010年谈判双方的第一次交锋。

  从单尚华传达的信息看,中钢协似乎对新一轮谈判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已经找到了中国铁矿石顽疾所在。但话又说回来,这种新模式的探索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耐心和协商。

  我们注意到,经济危机之下钢铁行业遭遇寒流,产能过剩压力很大。据测算,2009年国内铁矿石需求比2008年减少6000万吨。而中国铁矿石进口2009年将缩减至3.5亿吨,缩减比例达21%。在这种态势下,铁矿石长协价下降成为了各方共识。虽然作为亚洲铁矿石消费的三大主力,中日韩此前也结成谈判联盟,但日韩却率先被对手攻破,使得中国钢铁谈判陷入被动。至今中国与世界矿业巨头未能达成协议,从而将中国钢铁业推向陌生境地,并进一步削弱了有着40年历史的基准价格体系,将全球铁矿石谈判正式拉进后长协时代。

  中国要想在新一年度的铁矿石谈判中取得突破,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在笔者看来,以下几个方面必须引起关注。

  首先,加强国内铁矿石进口的管理机制。据统计,我国目前具备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共有112家,虽然国家有 “代理费3%至5%”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关于代理费的规定却成了一纸空文。进口代理本来是为没有进口资质的中小钢企服务的,但实际上却成为少数大企业或贸易商牟利的特权。如:去年南方某大型钢铁企业全年销售长协矿近400万吨,纯利润不少于18亿元,占到其当年总利润的近30%,这样的倒卖行为是常有的。

  其次,要抑制国内钢企推高动铁矿石价格上涨。在今年的谈判中,中钢协与外国铁矿石供应商谈得极其艰苦,而国内钢企的“大佬”们却又横插一杠,掀起了钢材涨价风,纷纷上调钢材价格。毫无疑问,这种调价行为对铁矿石价格的谈判产生负面影响。当国有大型钢企出现这样的问题时,中小钢铁企业就不再对这样的谈判抱有任何期待了。据来自一位中小钢企的人士透露,去年铁矿石现货价最贵涨到了1590元,比同品位的长协矿价格要高出四五百元/吨。那时候有长协资质的大企业,并没有拿出矿石来支持他们的发展,反而将低价购进的长协矿高价卖给他们。可见,在这个庞大产业背后纠缠的不仅仅是国内钢企与国际矿石巨头之间的利益博弈,还有国内钢企之间的利益竞争,更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不平等竞争,增加了谈判的难度。

  此外,随着我国经济刺激计划和钢铁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之后,我国经济复苏态势已经确立。在这种大背景下,强劲的市场需求也会给我国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带来一定影响。我们注意到,就在矿价谈判“热身”的敏感阶段,海关最新的铁矿石进口数据却让人大吃一惊:今年9月份中国进口铁矿石6455万吨,较8月份大幅增加1487万吨,增幅达30%,再次刷新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月度记录。到10月中旬左右,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达7300万吨。而力拓10月14日也表示,由于来自中国钢企的庞大需求推动,三季度矿石产量上升到历史高位。三季度铁矿石产量为4750万吨,比去年的4240万吨增加12%,而环比增产5%。力拓当天还把全年计划产量提高7.5%,以应对中国的庞大需求。这反映出目前全球铁矿石供应处于宽松的现状,所以应该注意这一点,并反映到明年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去。

  当然,全球三大矿商在现有垄断性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追求资源整合的动力,比如澳矿巨头必和必拓就发布最新消息说它已向澳大利亚另一家资源企业联合金属公司发出了收购要约,以每股1.3澳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其全部已发行股票。如果收购能成功,两家在西澳“紧邻”的铁矿石资源将合并开发。可见,这也需要加以密切关注,并尽早做好准备,防范于未然。

  总而言之,中国钢铁业要不要放弃传统的年度铁矿石定价“基准”,其最大顾虑在于未来能否保证获得铁矿石资源的稳定供应。近年来,中国从国际市场采购的铁矿石越来越多,未来这一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因此,采取经济手段以入股或收购的方式保障资源供应至关重要。尽管这并不容易,前段时间中铝收购力拓失败就可以看到,但我们仍然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耐力来坚持。(周子勋)

  相关链接:

责编:肖成迪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