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银行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际货币体系趋向平衡

 

CCTV.com  2009年10月19日 09: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国际社会针对未来美元地位的消长议论颇多。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等相继表示,多极化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迟早要在货币层面上得以体现,多极化的世界不能建立在单一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上,未来将有更多的货币成为美元的替代选择。

  美国总统奥巴马、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则强调,鉴于美国经济及其金融市场在全球的领先地位,鉴于目前尚无其他货币能够取代美元,鉴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历史进程,在未来数十年内美元不会丧失其国际储备货币主导性地位。

  毫无疑问,次贷危机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也挫伤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产品的信心。正如1929至1933年的大萧条以及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奠定了美元的主导地位一样,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可能重塑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有观点认为,美元地位相对下降的趋势将难以避免。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第一,在新的技术革命,如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真正成长为新的增长点之前,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将明显落后于新兴市场国家。第二,持续的经常账户赤字与危机后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客观上形成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来消除双赤字的动机。第三,美联储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如不能及时退出,可能将导致通胀率飙升,加剧美元贬值压力。第四,从全球资金流动角度来看,危机之后,部分短期国际资本将撤离美国国债市场,重新流入风险资产市场。美元套利交易的勃兴,会加大外汇市场上美元贬值的压力。如果美元步入持续贬值的熊市,其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将被削弱。

  然而,国际储备货币格局的嬗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欧元被广泛看好,但欧元能否真正成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仍不明朗。首先,欧元区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政府财政压力过大,失业率居高不下;其次,欧元区各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周期参差不齐,难以实施统一的财政货币政策;再次,从应对危机的表现来看,欧元区国家还难以在关键时刻形成集体行动。此外,在日本经济真正走出持续近20年的低迷之前,日元的前景依然黯淡。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而言,首先成长为区域性货币则是更为现实的选择。

  总而言之,在新的有能力取代美元的货币产生之前,美元依然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美元地位相对衰落的背景下,随着欧元区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及亚洲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成长,国际货币体系将更趋均衡,呈现出以美元、欧元与新兴国家货币并存的多极化格局。

  相关链接:

责编:肖成迪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