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2月开始,胡先生投资基金已是第三个年头。在这三年里,可以说他经历了基金行业从天堂掉到地狱的全过程。
2007年是基金行业超乎想像是市场盛宴。基金规模从2006年年末的近9000亿元,扩张到3万亿元。
基金持有户数扩展到1.1亿户。就是在这样一个市场盛宴中,胡先生被银行的朋友,拉进基民的行列。“那时候基金卖得太火爆了,刚出来的新基金,经常是一两天就卖完了,大家都是抢着买。”胡先生是这样回忆的。购买了几只开放式基金后,胡先生看基金就像是看股票一样,天天盯着净值,心情也随着净值的变化,时而高兴时而失落。他认为最高兴的是,在2007年疯狂的牛市当中,基金业绩最好的时候,一个月赚了八九千元。
随后的“5.30”不仅是A股的分水岭,也是胡先生投资基金方式的分水岭。股灾让他觉得,数值在下降,应该马上出场,防止亏损。从此开始,他几乎是放弃了开放式基金,而改向基金定投。在他看来,基金定投更像是一种强制储蓄。像他这样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上班族开销很大,但储蓄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多少存多少,还不如定下一个储蓄计划。基金定投的方式很适合他。按每月定投1500元,一年投资180000元来算,他的基金定投收益率在6%到10%之间,远远高于银行定期存款。虽交易时间须5天左右,对他而言还在接受范围内。
胡先生是学金融出身,有一定的资产配置概念。在做基金定投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每月1500元投的是几只不同类型的基金,有偏股型、指数型等不同的品种。在挑选过程中,没有一味听信银行服务人员的建议,而是有自己的判断。“到目前为止,基金行业是经历一轮过山车似的上涨、下跌,可我没赔一分钱,还赚是不少。”胡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
最后,胡先生总结,基金定投更是一种储蓄工具。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使他节省很多看盘的精力,而是用节省下了的时候享受生活。他认为,只要赚到一点就很开心,生活远比赚钱更重要。
选股重在公司价值
1993年颁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开始了个人购买股票的新时期。周先生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做股票,称得上资历最高的老股民。
从过去的一无所知到现在的信手拈来,周先生的股民生涯,一直都在快乐与痛苦的边缘挣扎。2007年疯狂的牛市,让周先生大赚了一笔。熊市预期出现时,周先生本想赶快出局。但心中贪婪的魔鬼使劲地拉着他,不让他出来,最终还是没能敌过诱惑。在承受了一定的亏损后,他只能无奈退出。
在选股的过程中,周先生并不相信所谓的小道消息,或者是报纸上的宣传。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消息就是公司公告。通过分析公告,判断哪个公司更有投资价值。但上千家上市公司,不可能每个都看,所以他挑的都是行业中的龙头或是领先者进行研究。加上每天上班工作忙,他没有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看盘。所以一只股票他持有4到5年才会抛出,追求其平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