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国内双追捧 四大机构唱高新能源板块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新能源成为各国关注焦点
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此后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国内石油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些都使得我国对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竞争格局越来越敏感。
据统计,2007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10.993亿吨油当量,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128.89亿吨油当量。2007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水力所占比例分别为35.6%、25.6%、28.6%、5.6%和6.4%。在消耗大量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石化能源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CO2、N2O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与能源短缺互为表里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由于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变化,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出现频率与强度增加。同时,全球气候变暖也破坏和影响了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形势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国际社会希望通过碳交易,以市场机制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生效。1997年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公约的重要补充。
随着《京都议定书》规定的2012年期限将至,如何在到期之前取得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迫在眉睫,因此,联合国将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全球气候大会。尽管各方对此次气候大会的实际收获有不同的预期,但通过改变能源市场格局,促进替代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出现和普及,已经没有争议,因而市场有理由相信,随着会议临近,新能源板块将会在市场掀起一波热潮。(证券日报)
调结构
新能源行业环境改善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17日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上表示,明年中国经济的亮点将出现在“调结构”上。所以,未来我们可以肯定经济结构调整和国际新能源发展浪潮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推动新能源的大规模运用。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重视会使整个中国能源结构产生相当大的改变,而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我国正式发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先后出台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旨在培养国内光伏需求市场的政策。国内市场正式启动,按照目前公布的实施细则中约定的条件,全国约有500MW~600MW的项目可以获得补贴。
近期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即使未进入商业运营,水电以外的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一旦并网,即可全额享受政府批复的上网电价。相比之下,同样情况下的火电、核电机组只能按照上网电价80%执行,水电只能按照50%执行。这从另一个侧面肯定新能源产业光明前景和相对投资价值。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去年年底,中国核电已建成运行11个反应堆,总装机容量910万千瓦;核准在建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540万千瓦,是目前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风电连续三年翻番增长,装机容量达到1217万千瓦,居世界第四;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1.25亿平方米,年产能4000万平方米,均居世界第一。
总之,目前中国在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同时,还在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计划在2010年前,将新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到10%,2020年前达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