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人物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姚景源: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

 

CCTV.com  2009年10月27日 11:0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经济日报  

十一、中秋我国消费市场业绩喜人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7日讯 今天《经济日报》记者对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十一、中秋我国消费市场所表现出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变化发表了看法,并对今后的市场走势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做出预测。他表示,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还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实录如下:

  主持人:本报记者 吕立勤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盛大庆典活动刚刚结束,全国各地就迎来了旅游、消费的高潮。从近期公布的《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看,今年国庆、中秋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8.5%,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4%;其间,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6.4%,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0.6%,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1元。另据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至8日,全国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700亿元,日均零售额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18%左右。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退,金秋时节国内旅游和消费仍保持强劲增长,城乡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形势喜人。作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您对此有哪些进一步的分析和见解呢?

  姚景源:今年的国庆节与传统的中秋佳节相距很近,国庆和中秋假期加在一起长达8天,特别是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庆典活动,对全国人民来说,这无疑是振奋精神的大事、喜事。因此,北京成为了今年国庆节期间最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天安门广场盛大的阅兵和庆典活动结束后,中外游客纷纷慕名而来,都希望身临其境地亲身感受一番难得的节日喜庆气氛。据天安门地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到天安门广场参观的中外游客达近千万人次,10月2日至10月7日,整个天安门广场就接待中外游客796万人次,参观天安门城楼的游客人数也突破10万人次。

  就全国范围而言,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旅游市场除了前面已经谈到的增长数据外,我们还可以对相关数据的构成做进一步的观察。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接待游客数量规模看,在2.28亿人次旅游者中,住在宾馆饭店和旅馆招待所的过夜旅游者达5277万人次,接近旅游者总人次的四分之一,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3.6%,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8.2%;一日游游客为1.76亿人次,约占旅游者总人次的77%,比去年“十一”黄金周增长30.0%,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3.7%。另据被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39个重点旅游城市的有关统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承德、秦皇岛、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黄山、厦门、南昌、瑞金、青岛、洛阳、武汉、长沙、张家界、韶山、广州、深圳、桂林、海口、三亚、成都、广安、贵阳、遵义、昆明、西安、延安、银川等,国庆、中秋期间共接待游客8709万人次,其中过夜旅游者为1793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6916万人次。从国庆、中秋期间全国实现的旅游收入构成看,在1007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44.0亿元、铁路客运收入22.2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422亿元、其他旅游城市和景区实现旅游收入518亿元。

  通过对这些数字的观察和分析,我们看到,尽管当前仍然面临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但是,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进步及光明前景充满了信心。

  主持人:是的。只有坚定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和力量,只有具备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从容应对,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消费稳定较快增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除了刚才谈到的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的旅游市场,您是否还可以就城乡消费市场的情况给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姚景源:今年年初,在这个栏目里,我们曾两次谈及城乡消费和节日市场的话题。当时,我们在对话中形成这样一些共识,一是城乡消费将成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二是市场旺销态势有望持续。结合今年国庆、中秋期间的城乡消费市场情况,我认为,除了年初我们分析过的那些因素外,还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是促销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市场销售增长十分明显。今年,各地为迎接新中国60华诞,增添节日喜庆气氛,纷纷以“扩大消费、创新生活”为主题,组织各种购物节、展销会、特卖会、送货下乡等促销活动,积极扩大节日消费。

  比如,在天津,以“相约60华诞、感受魅力天津”为主题的购物节推出1000余项促销活动;在上海,购物节各项活动高潮迭起,中心商业区和郊区新城人气旺盛,销售大幅增长;在陕西,186家商贸企业组织起来开展“迎佳节消费月”促销活动,出台10余项优惠措施,向消费者让利达1.4亿元。此外,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组织“万村千乡”龙头企业和“家电下乡”中标企业送货下乡,繁荣活跃农村市场;北京、广东、辽宁、河南、云南等地商家采取多种促销手段,调动消费者购物热情,拉动节日市场销售,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十一”期间,贵州、重庆、河南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6%、32.6%、31%,均在30%以上;上海、黑龙江、云南、山西、辽宁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6.1%、25.3%、23.2%、21.9%、20.7%,均在20%以上;江苏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也达19.5%。

  二是各地家用电器、通讯器材、金银珠宝、汽车等商品持续热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在家电市场方面,由于“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引导和各大卖场促销的刺激作用,销售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比如,高清平板电视、双开门冰箱、高像素数码相机、3G手机等中高档产品销售尤其火爆。统计表明,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武汉中百集团、江苏五星电器、重庆百货大楼、西安开元商城等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2.2%、41.9%、41.3%和34.7%;黑龙江国美、黑天鹅电器8天长假期间的销售额相当于平时一个半月。在金银珠宝市场方面,今年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庆纪念金条倍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北京菜市口百货商场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30%;长春欧亚集团增长63.9%;青岛利群集团增长57.4%。在汽车销售市场方面,各地也呈现持续火爆态势。重庆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71.7%;南京重点监测企业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55.5%;陕西西部车城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51.2%。在服装市场方面,秋冬服装普遍旺销。此外,由于今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同处于“黄金周”假期之内,各地推出的咖啡、冰激凌、巧克力等新口味的月饼大受欢迎,散装月饼尤为畅销。

  三是国庆、中秋期间家宴、婚宴生意火爆,餐饮市场异常活跃。河北、辽宁、河南、重庆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44.3%、26.5%、21.8%和18.2%;青岛重点监测餐饮企业中秋宴营业额同比增长约20%;上海重点监测的144家餐饮企业共举办婚宴3.6万桌,同比增长25.5%,实现营业收入8190万元,增长40%;辽宁共有近2万对新人举办婚礼,拉动婚宴消费3.7亿元,创下历年“黄金周”之最;南昌各大宾馆、饭店举办婚宴1000余场,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与此同时,在此次“黄金周”期间,文化休闲消费也呈现一些新的变化。除了前面已经谈到的外出旅游、逛街购物、亲友聚餐外,读书、健身、参观展览、看电影等过节方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在北京展览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成就展,每天都吸引上万群众前往参观。国庆献礼片《建国大业》,票房收入突破3亿元。

  主持人:那么,在当前城乡市场旺销的同时,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否充足?群众普遍关心的价格水平是否平稳呢?

  姚景源:从各地节日期间生活必需品市场的实际状况看,供应是充足的,品种是丰富的,价格总体也是平稳的。举例来说,在粮食价格方面,小包装大米、小包装面粉价格均与国庆节前一周持平,比较平稳;食用油价格则是稳中有降,其中豆油、菜籽油价格均与国庆节前一周持平,花生油价格下降0.2%;肉类价格略有回落,其中猪肉价格下降0.3%,牛肉价格下降0.1%,羊肉价格下降0.03%。此外,鸡蛋价格下降0.1%,18种主要蔬菜平均价格也较国庆节前一周下降1.3%。

  主持人:您前面提到,我们在年初曾两次围绕城乡居民消费和节日市场旺销态势进行过分析和展望。现在,从大量统计数据看,继续了年初以来的市场旺销态势。那么,您对今后的市场走势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又有哪些思考和展望呢?

  姚景源:第一,经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开始缓慢、曲折地复苏,我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取得了初步成效。继今年元旦、春节市场旺销之后,国庆、中秋市场再度呈现繁荣景象,这就让我更加坚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撑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和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要我们继续坚定信心,坚决果断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决策部署,多策并举,让消费这驾“马车”跑得更快,让扩大内需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一定会战胜眼前的困难,促进国内消费市场持续兴旺下去。

  第二,通过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旅游、消费市场的持续旺销,还应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世界经济前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外需下滑的压力仍然很大,扩大内需在短期内还受到多方面制约,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如何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要继续保持国内消费市场持续旺销态势,进一步发挥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消费在内需中的比重,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任务和促进供需平衡增长的重要结合点,与调整需求结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

  由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无论出于克服短期困难的需要还是着眼于长远发展,我们都必须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及时发现和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还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更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关链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