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A股市场的热点尝试切换到权重蓝筹股。但连续三个交易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银行股等权重蓝筹股并没有引领沪深股指走出流畅的上涨。反而在权重股上涨时,前期走势活跃的股票出现调整走势。应该说,目前市场热点的转换并不成功。
近期几个现象值得关注:1、绝大多数机构乐观看待年底至明年初的行情,但沪深股市不能连续拉出中、长阳线;2、最近四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日均交易成交3286亿元,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17%,出现放量滞涨;3、A股市场对外界利好刺激变得麻木。比如:国际黄金迭创历史新高,伦敦铜创出反弹新高,但黄金股、有色金属股并没有积极的回应。再如:中美将在新能源领域展开多项合作推动向低碳经济转型,没能刺激相关的题材股有所表现;4、对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也没有使各类资金向权重蓝筹股聚集。
最新数据显示:央行公开市场上周净回笼930亿元人民币,至此连续六周的净回笼量已达6630亿元。在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净回笼,透视出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的明确意图。再联系到10月份,人民币贷款仅新增了2530亿元,是2009年单月最低值,较9月份环比减少了2640亿元。我们预计,11月份、12月份的信贷增长可能继续趋缓,相对于前三个季度充裕的流动性,显然四季度的流动性并不宽裕,同时还要承接IPO和再融资。
10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以及A股市场持续的盘升走势,看好今年末、明年初行情的机构越来越多。主流机构的仓位继续提升,经过测算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6%左右,逼近2009年8月7日持仓的最高峰值88%。历史数据显示:每当股票型基金的持仓接近历史高点时,如果公募基金能通过持续营销、或成立新的基金不断补充后续资金,A股市场还会延续原有的盘升走势,就如同2007年5·30之后的走势,直到后续资金跟不上而进入调整。否则,A股市场将很快进入调整之中。
本周内,16只基金同时发行,下周还有基金开始发行。除1只债基外,其余17只全是偏股型基金,其中指数基金达到6只。2009年以来,偏股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32.5亿份,指数型基金平均募集规模超过60亿份。在年底前成立的偏股型基金,估计将给A股市场带来600亿元左右的资金。从老基金的申购、赎回情况看,近期偏股型基金整体上赎回略大于申购。相对于14多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公募基金的后续资金并不充裕,这是本周市场热点不能顺利转换到权重蓝筹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其实,沪深股市热点转换的实质,是主流机构和非主流机构对资金的争夺。11月19日,上证综指再创收盘新高,还是靠网络游戏、物联网、旅游酒店、电子信息等题材股、中小市值股活跃的表现,而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权重指标股则相对弱势。我们认为,十一长假后,推动A股市场上涨的主要力量来自于非主流机构。若主流机构的后续资金没有大的改观,市场热点很难转向权重指标股。具有各类题材的绝对股价低、流通市值低的“两低”概念股,依然是近期市场资金主要关注的方向。
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有四条主线:一是资产价格膨胀这条主线对应的一些投资品;二是,本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三是围绕新能源、低碳经济产业链所形成的一系列投资机会;四是与消费相关的大消费板块。鉴于12月的哥本哈根会议即将召开,与新能源、低碳经济产业链相关的题材股,有望在11月底、12月初延续目前的强势。
相关链接:
责编: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