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9年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5%,比上月降幅缩小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中新网12月1日电 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刊载价格研究专家徐连仲的分析称,中国当前虽有通胀预期,但正常情况下2010年难现严重通胀,并要防止部分利益集团基于自己的利益借助媒体对通胀过度炒作。
文章分析称,本轮通胀预期的形成,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以及目前经济快速复苏的运行态势,使部分人更加担心流动性会转化为现实需求,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从我国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影响价格上涨的因素来看,通货膨胀的情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虽然已经确立了复苏态势,但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增长阶段,更不会在短期内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由于国民经济运行处于企稳回升的初始阶段,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种不确定性仍然很多,除了外需的不确定性之外,内需的高速增长也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投资增长主要限于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民间投资仍然低迷,不是市场自发的投资增长,其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居民消费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消费政策的刺激,这种刺激仅对一些行业产生作用,如汽车、家电、旅游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等,而不是在根本上从增加居民收入、减少居民税收等方面增加居民的购买力以刺激居民的消费,因而具有局限性,也没有可持续性。
因此,明年国民经济不会骤然出现高速增长的局面。而在增长9%左右的情况下,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能力基本相当,不会超过资源承载能力,不会引发价格总水平的大幅度上涨。
同时,文章进一步分析称,2009年价格总水平将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V”型形态,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在-0.8%左右,没有形成通胀的变化态势。1~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累计下降1.1%,从环比来看,1月份上涨0.9%,8、9月份分别上涨0.5%和0.4%。而10月份又下降0.1%,预计11、12月份环比可能出现温和的上涨态势,全年价格上涨对明年的翘尾影响约为0.7个百分点,对明年价格上涨的压力很小,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价格上涨的轨道,也难以恢复到2008年的价格水平,更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变化态势。
此外,在不改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收入两极分化格局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同时,居民收入两极分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增长大大慢于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有些低收入群体和贫困群体的绝对收入甚至是下降的。
国民收入中按资本分配的比例迅速增长,资产越多财富越多收入增长越快,房地产、股权、股票、权利等均成了部分人迅速暴富的手段。在社会创造的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少数暴富阶层得到的越多,多数普通居民得到的就越少,造成居民收入增长的边际消费倾向越来越小,消费增长乏力,进一步抑制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文章认为,目前也没有引发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因素。我国的价格总水平涨幅主要决定于食品价格涨幅,而目前我国食品价格的稳定有坚实的基础;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改变,CPI的涨幅将受到有效的制约。交通和通信、家电、服装、一般日用品等行业均呈现明显的供大于求的状态;服务价格或许略有上升,但对价格总水平影响有限。应对危机中,居民首先会选择减少服务性消费,其价格不会出现明显的上涨。而一些垄断性服务消费,例如居民用水、电、燃气价格有所上涨,但比重较小,对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有限。
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CPI影响不大。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部分大宗产品价格出现反弹,但还属于恢复性上涨,大部分产品价格仍然低于危机前的水平。尽管随着复苏的持续,明年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会有进一步的上涨,但从近几年国际市场价格对国内的影响规律来看,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上游的生产资料行业价格影响较大,但对下游的消费品价格影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的传导性不畅,即使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也不一定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是通货膨胀的充要条件。目前世界范围的流动性过剩,是在经济低迷的特定环境下暂时出现的经济现象。一旦全球经济复苏达到一定程度,世界各国政府会相应地调整货币政策,会主动控制流动性。下半年我国加强了对信贷的灵活性微调和结构性调整,也说明我国在应对流动性过剩和较大的信贷投放规模上是有应对措施的。同时,我国新增贷款有很大部分流入股市和房地产等资产市场,不必为目前暂时的流动性和信贷增长而过早地担心遥远的通货膨胀。
另外,我国历次发生的通胀都是粮食供给出现问题、经济过热和信贷投放过多三个现象同时出现,从未因单独的信贷投放过多而出现过通货膨胀。目前在粮食供应充足、经济刚刚处于复苏阶段的情况下,不会因暂时的政策性流动性过剩而出现通货膨胀。
责编:王玉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