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房产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温商否认迪拜炒楼蒸发20亿 看好后市不抛售房产

 

CCTV.com  2009年12月03日 10:01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人民网  

  随着迪拜金融风暴的曝光,有关“浙商遭受重创,炒楼蒸发20亿元”的报道层出不穷。迪拜的浙商到底如何?“炒楼蒸发20亿元”是真是假?遭遇“重创”的炒房人如今怎样?温州商人胡宾2800多万美金购买的“上海岛”怎么了……昨天晚上,记者就迪拜金融危机中,这些备受关注的“浙商炒楼”问题采访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时,得到的却是另外一个答案:“蒸发20亿元?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我知道的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迪拜实体经济的主干已经基本建成,我们相信过段时间它就能恢复,所以投资的房产都放在那儿了,没有交易,谈不上缩水……”

  “温商炒楼蒸发20亿元”不实

  昨晚8点,记者在约定时间接通正在广州谈生意的阿联酋温州商会会长陈志远时,他说的第一句话是“现在国内很多媒体说,因为这次迪拜金融风暴的爆发,温商在迪拜炒楼蒸发了20亿元,这个说法不实。”

  “如果当时买房的时候投入的是1万元/平方米,后来涨到了2万元/平方米,遇到问题房子又跌回原来的1万元/平方米,这个时候你能说是损失了1万元/平方米?”陈志远解释,“所谓的迪拜温商炒楼蒸发20亿元大概是这么得来了,实际投入并没有这样多。”

  陈志远向记者强调,眼下很多媒体的报道还有一个不实之处是焦点都集中在“温商炒楼损失”上,实际情况是投资房产是温商的一部分生意,温商主要从事的还是转口贸易,即以迪拜等地为中转地,向中东、非洲贸易鞋、五金、汽车配件、陶瓷等,在上次的金融危机和此次的迪拜债务危机中,并没有受什么影响。

  2007年1000多万元 购买的房产一直放着

  “迪拜不同国内的分期付款购房方式,确实有很大诱惑。”陈志远告诉记者,“温州人2004年进入楼市后,开始是个人买卖,后来变成几个人联合起来买,一买买几层甚至几栋楼。”陈志远告诉记者。

  按照他的介绍,迪拜的房子按套卖,在2004年的时候迪拜的房价折合成人民币约8000到1万元/平方米,当时通常一套60多万迪拉姆(阿联酋货币,1迪拉姆合2元人民币)的房子一年后能升值到100多万迪拉姆。“最大的诱惑还是不同于国内的分期付款方式,吸引了一小部分人开始主要做房地产投资,后来买了‘上海岛’的胡宾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在当时迪拜房价已经很高的情况下,陈志远和合伙人一起投资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迪拜帆船七星级酒店附近的一栋楼上购买了几层楼。“2007年下半年后,我们就发现房价上涨放缓,如果出手,利润空间不是很大,我们几个人商量后,就决定先放放。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金融危机爆发,我们的房子也就一直放在那儿。”

  “上海岛”完成设计后一直停工

  “胡宾的‘上海岛’也没有像有的媒体报道的那样,是因为这次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停工。事实上,也是受去年金融危机影响,一直放在那儿不动工。”对备受关注的温州商人胡宾在迪拜花2800多万美金购买的“上海岛”,陈志远如是介绍。

  和陈志远投资帆船酒店附近房产一样,胡宾的“上海岛”也是购于2007年下半年。陈志远透露,目前,“上海岛”已经完成设计,“将来建设成高端别墅群,特别漂亮,胡宾给我看过‘上海岛’的设计图纸。”也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上海岛的建设一直被搁置。

  “根据我掌握的资料,像胡宾一样在迪拜做开发的温州人极少。”

  看好后市不会抛售房产

  由胡宾的心态,陈志远也谈到了眼下温州商人在迪拜的状态,“大家都看好迪拜,相信迪拜很快就能恢复,楼市能恢复,因此,现在温州商人都在做好眼下能做的事情,如转口贸易,绝不会因为楼市不好而抛售房产。”

  陈志远告诉记者,迪拜只要还是世界的物流、商务、旅游、休闲中心,迪拜的经济就会有希望,楼市就会有希望。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志远特别强调了一下,“其实,迪拜现在的房价高端的也就在每平方米两三万迪拉姆,折合成人民币也就在每平方米四五万元,相对京沪,甚至温州,房价并不高。”此外,他还强调,“国内很多人知道的胡宾买的‘上海岛’所在的迪拜‘世界地图岛’,其实是配套建筑,它们的搁置影响不了迪拜的实体经济,那些支撑迪拜实体经济的大型建筑已基本建成。”

  陈志远认为,目前,国内资本都集中到房地产等虚拟投资行业,而实体经济复苏反而不是很见效,有关方面应该从迪拜债务风暴中看到端倪,敲响警钟。(余美英 北京青年报)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