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人物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王石:和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住房面积显然过大了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09:0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经济网  

  《华尔街日报》:高房价与百姓需求的矛盾,如何解决?

  王石:房价偏高和非常高只是出现在一些城市,在另一些城市,比如,沈阳、成都、西安、哈尔滨、兰州、乌鲁木齐等大城市,这些城市房价和收入的差别不大,和北京上海相比还是有差距的。这些城市占的比例很大,不可忽视。

  北京的情况特殊,因为经济结构和政治地位的关系。经济结构决定北京有很大的寻租空间。到北京寻租,就要到北京买房子。北京的教育、医疗条件比其他城市好,所以有钱人向那集中,所以北京的房价无法按正常的市场规律来判断。所以北京就算这样高的房价,也还是供不应求。

  上海是经济中心,由于其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可观,其土地释放量和需求量有差异,就会有供求矛盾。浦东再发展十年也没有地了。再加上热钱相对容易进入北京和上海,因为这里的投资选择多。所以特殊性和投机性决定了两地的高房价。

  其他城市,如深圳,一共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90%是山地,又有1400万人口,土地比香港还稀缺,没有土地供应,所以地价、房价都上升,可是附近的东莞、惠阳地价并不贵。

  面对这样的矛盾,解决方法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能让城市郊区比较便宜的土地能够释放出来,解决更多人的居住问题。实际上北京向北四十公里,那里是山区,还是非常贫穷的,地价不可能变得很贵。

  我觉得亚洲的城市必然是人口集中,这样效率才高。解决居住问题就要考发展卫星城市,卫星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共交通。

  房地产是一个很特别的产品,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人群需要政府特别的政策进行补贴,中国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去走。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地方政府把商品化的土地当成主要的财政来源;另一方面,如何解决中低收入住宅。这更多的应该是靠中央财政收入。现在分税制造成税收大头被中央拿走了,要解决中低收入住宅,地方没有这方面的支出,就形成现在的局面。

  《华尔街日报》:有数据说现在中国房屋自有率70%,怎么看这个比例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中国的住宅革命能持续多久?

  王石:这与中国人的观念有很大关系。与西方人对房子的观念相比,亚洲人更在乎房子是不是自已的。比如西方很多有钱人,在曼哈顿租房子住。亚洲房屋自有率比例高是非常正常的。日本1960年的统计数据,100个家庭拥有房子比率是96%,而中国现在才是70%。从这个比例来看,中国还在城市化,每年有1400万人进入城市,不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拥有房子的绝对数量现在还是在大量增长中,这不构成问题,但问题是住房的大小问题,是不是需要住这么大。现在中国城市人均的住房平米数是比较高的。大就是浪费,建筑还不环保,更是浪费。房屋也质量不高,你会发现很多20年前盖的房子,现在就要拆,也造成浪费。

  我们了解到,欧洲主体户型平均面积120平米,而中国现在也是120平米,德国人人高马大,亚洲人身材小得多,人家收入比你高得多,所以我们的平均面积显然是大了。所以建设部曾发文严格规定90平米的住房要占70%。显然国家意识到了,中国住房面积过大的问题。当然这种规定不大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但这种规定表明从国策上并不鼓励这种消费倾向。中国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引导,亚洲就是地少人多,所以不应该买那么大的房子,应合理使用。

  万科住房的面积只是行业中同类住房面积的90%,虽然面积小了10%,消费者可以少花10%的钱,但是使用效率和空间感觉可能是一样的,这对设计要求更高。这方面日本做得更好。城市只能往高处发展,对设计的要求更高,面积就更不能做得太大。

责编:王玉飞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