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机构看盘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资金“不活跃” 上档压力大

 

CCTV.com  2009年12月18日 09:14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证券报  

  周四上证综指跌破近期整理平台,跨年度行情似乎已经夭折。此前11个交易日,A股市场在3250点之上累计成交28910亿元,已经成为日后反弹的上档阻力位。两市日成交量再度回到2000亿元的水平,已经暗示资金“不活跃”。目前新股IPO发行提速,大小非减持加快,给已经偏紧的资金面再加压力。我们认为,尽管前期各类投资者一直乐观预期跨年度行情,可一旦A股市场重心逐渐走低,看好后市的多方阵营也会分化,17日的走势恐怕是多方阵营裂变的开始。

  虽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同时也指出,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也增加了市场未来运行的不确定性。我们注意到,中央在经济工作会议中已经开始对这种潜在的投资过热风险做出了一些政策铺垫,如与2008年底强调要扩大投资规模不同的是,这次强调的是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而为了控制投资,尤其要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意味着2010年按原“4万亿计划”——中央新增投资的5885亿元,存在缩减的可能。

  2008年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的要求是——要发挥货币政策反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信贷供应总量合理增长;而2009年则是——货币政策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等方面的支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我们认为,这表明中央已经高度警惕信贷增长明年年初可能出现类似今年年初的过快增长势头。

  尽管有关“政策退出”的声音不断,但全球大多数央行对待货币政策是否立即收紧依然十分谨慎。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表示,虽然美国经济会继续复苏,但仍然面临很大困难,美联储会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目前利率不变;英国经济复苏程度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欧元区,英国央行也决定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维持购买2000亿英镑的债券购买计划。

  我们认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几大发达经济体延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各自的经济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前景仍然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贸然退出可能会导致经济二次探底。最近的迪拜世界债务危机,以及希腊等主权债务评级下调,提醒各国决策者金融危机并未完全结束,虽然上述事件再度引爆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其他金融体系比较脆弱的经济体是否也暗藏此类危机令决策者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应对,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开放会加剧和扩大危机的影响。同时,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确还不具备退出的条件。虽然已经摆脱衰退,但失业率还维持高位,个人消费支出受到很大的抑制,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没有完全恢复。只有在确定就业市场持续稳定好转之后,这些经济体的决策者们才可能会考虑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中退出。

  第二,发达经济体之所以如此依赖货币政策,这跟它们的财政状况不佳以及财政刺激获批困难有很大关系。以美联储为例,奥巴马上台之前,美国政府已经入不敷出,在推出7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TARP)和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之后,美国政府财务状况更是雪上加霜,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10%,创下历史纪录。财政政策无以为继,只能通过极端货币政策加以弥补。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刺激经济,2010年美国不得不发行大量国债,其中一季度计划发行规模是8500亿美元,如此巨量的国债将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巨大冲击。最近美元出人意料地大幅反弹,似乎是在为2010年美国巨量发行国债做准备,其结果是重新吸引资金回流美国,特别是“逼”美元套利资金从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股市中抽离。最近,香港H股市场偏弱的走势,已经感受到流动性丝丝的寒气。A股对H股溢价从13%提高到20%,H股对A股的拖累已经显现。

  机构来源:民族证券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进入 经济频道 证券首页

责编:张福伟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