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年上证综指上涨1456.33点,涨幅达79.98%,为历史上第五大年度涨幅,在全球涨幅榜排名第七。展望2010年,在宏观经济总体回升的大背景下,机构普遍乐观估算A股仍可涨三成左右。
2009年回顾
A股创20年来第5大年度涨幅
2009年度行情昨日宣告结束,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市报3277.14点,上涨0.45%,成交1423亿元;深证成指收市报13700点,上涨0.41%,成交为784.9亿元,两市共成交2207.9亿元。上证综指全年上涨1456.33点,涨幅接近80%达到79.98%,成交额较2008年全年放大91%。从年度表现上看,上证指数2009年年度涨幅为其20年历史上第5大年度涨幅。
从月度表现上看,去年12个月份各主要指数月K线均收出11阳1阴,上证指数、深成指涨幅最大的月份均为7月,当月涨幅均超过了15%,月度收盘高点也出现在7月,8月则收出长阴线吞没了7月的长阳线。
新兴市场普遍大涨
截至2009年11月底,中国A股总市值已达23.6万亿元人民币(折合3.4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值市场,位居美国(14.64万亿美元)和日本(3.52万亿美元)之后。
从全球来看,2009年沪指排名全球涨幅榜第七 。排在第一位的俄罗斯股市涨幅高达129%;排在第十的中国台北股市也涨了75%。涨幅进入前10位的其他市场分别是,阿根廷涨115%、秘鲁涨99%、土耳其涨93%、印尼涨86%、巴西涨82%、匈牙利涨76%、印度涨76%、中国台湾涨75%。
2010年预测
“经济复苏+物价反弹”力撑A股
一些机构研究指出,2010年股市运行的宏观背景依然是“经济复苏+物价反弹”。未来半年刺激政策不会退出,总体基调可能仍是适度宽松。
2009年股市已收官,2010年股市会如何演绎?
新浪网调查显示,看涨的股民占64%,只有4.9%的股民认为会下跌。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2009年大涨80%之后,2010年股市回归常态似乎并无太大悬念。
从各大机构策略看,分析师普遍认为,在宏观经济增速可能出现“前高后低”和流动性逐渐趋于合理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市场整体估值进一步提升很难被市场普遍接受。因此,今年市场可能呈现继续冲高-振荡回落-再度上行的N型走势,整体难出现系统性单边上涨机会。
一些机构研究指出,今年股市运行的宏观背景依然是“经济复苏+物价反弹”,经济高速增长、物价温和上涨、利率提升缓慢而滞后的搭配显然有利于股市继续向上。更重要的逻辑是,物价反弹将从估值和业绩两个层面支撑A股向上:一方面,负利率效应促进储蓄加速活化,有利于提高估值水平;另一方面,价格指数上涨能大幅提高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而提高股票的安全边际。
广州安惠投资总裁陈国华表示,今年由于宏观经济复苏传导和基数效应,上半年上市公司盈利同比增速将继续出现高增长。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刺激政策不会退出,总体基调可能仍是适度宽松,与此同时,热钱流入很难出现缓解迹象。资本市场很可能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热钱持续流入的交互作用下维持较为宽松的态势。
机构:A股仍可涨三成
机构对今年A股走势仍比较乐观,普遍估算仍可涨三成左右,4000点以上是高估值区域,整个2010年A股市场可能呈现“冲高-回落-再度上行”走势。但机构们也认为,由于不确定性较多,牛年的巨大涨幅再现的可能性不大。
最早发布2010年A股投资策略的中金公司在去年11月中旬预计,大盘未来12个月还有25%~30%的上升空间,按当时点位3300点左右估算,中金看到4200多点。国泰君安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发生股灾后的市场,往往第一年表现出大涨行情,第二年则多数出现振荡走势。原因在于:大跌后的市场从价值角度存在修复性上涨要求,另外政策也促进上涨。但到第二年,由于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已被超额预期,估值进一步提高也存在较大压力。
不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今年经济增长率完全有可能达到“坐9望10”的水平,但“牛市下半场”在未来两年内将随时可能结束。
调整可能在二季度
今年股市冲高回落出现的时点该如何把握呢?从各大券商机构发布的投资策略看,今年A股市场可能会呈现继续冲高-振荡回落-再度上行的N型走势,而调整最有可能发生在二季度,所以,今年二季度也是市场关键窗口期。一是目前大银行的融资进程推算大约在二季度;二是从政策变化看,4月份将出现负利率,可能引发货币政策变化,此外,美国政策退出敏感期也在二季度。
投资指引
消费主题贯穿全年
多数机构认为,稳健增长的消费是贯穿全年的投资主题。今年行业配置需重点遵循攻守平衡的思路,即进可攻、退可守。在市场稳步上行期间,超配金融、地产、钢铁、煤炭、化工等强周期行业;当市场出现回调或中级调整的时候,大消费类行业可能表现更佳。
其中,在行业选择上,中金公司建议超配保险、地产及内需中的周期性行业,重点推荐了保险、房地产、煤炭、工程机械以及零售业。而在大消费概念下,中信建投证券表示,最为看好的依然是房地产消费和汽车消费。其他如商业零售、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在政策支持下也存在局部机会,但增长超预期的可能性不大。
责编:陈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