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如何防止80%科研经费被“玩儿完”

 

CCTV.com  2010年01月16日 11:10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继部分院士和大学校长在广东省教育厅座谈会上集体痛批不少教授更多时间在喝酒拉关系之后,广州某重点高校的著名生物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再揭“关系科研经费”黑幕,称这种现象在全国高校都很普遍,已经是潜规则,会喝酒、会忽悠的人拿的科研经费就多,反之则少。

  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中的种种不正之风由来已久。中国科协2003年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调查发现,有14%的人认为在项目申请上花的时间和精力最多,有50.7%的人认为在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申请课题困难”。2009年10月份,在宁波大学校长与企业家论坛上,与会企业家和相关专家批评高校科研项目的产业转化率低,“有的科研项目拿到几十万元经费后,就干脆发几篇论文‘空对空’过关,项目评审要么是给钱‘走过场’,要么是圈内人士‘自娱自乐’。80%的科研经费都被‘玩儿完’了”。

  正是因为众多科研经费被一些利益关系人当做一种潜在资源进行运作,学术就成了“交际学术”、“江湖学术”,崇高和严肃的学术研究变成了权钱交易、利益交换。这样的科研经费使用乱象,直接导致科研的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众多的学术成果和汗牛充栋的论文,最后都成为学术垃圾。

  即使知道科研经费存在肆意浪费甚至中饱私囊的情况,却鲜见有哪个人或单位因为这样的情况被处理。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科研经费的法律和法规,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内部虽然有一些规定,但因为利益相关,也不会对当事人“痛下杀手”,甚至有时候个别单位还会主动包庇滥用科研经费的情况。

  要保证科研经费能够“好钢用到刀刃上”,除了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如立项、评价、考核等方面,加强科研经费使用中的审计和管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建国以来,我国曾颁布过《科技三项费用使用办法》,对科研经费的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执行法规,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很难起到强制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如果科研经费在立项、使用和管理上有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我们就可以对科研经费申请和使用中的种种不正之风进行打击,不仅能起到防范和警示作用,以儆效尤,还有利于从源头上防范科技腐败事件的发生,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促进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多出成果。

责编:刘洋

1/1

  相关链接: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