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的寿辰》
1979年我就托朋友在上海买来一架海鸥4A120照相机,从此我就走到哪儿拍到哪儿。那时照的是黑白照片,照2寸的照片才5角钱,农民都不大舍得。20世纪80年代后期,城里有了彩扩部,我买了海鸥135照相机,照相的人多起来了,乡亲们喜欢站在自己家的走廊上、阳台上。咔嚓一张,留个影。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亲们的要求更高了,我又买来了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我照相照了二十多年,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这段日子正是农闲的时候,家乡的早晨宁静而安详。里前坞村的吴旭凤老人明天要过一百岁生日了,她的儿子请我去拍个录像做纪念。吃了早饭,我就匆匆赶到了里前坞村。
72岁的郑义毅是老人的第三个儿子,在村头接我来了。他告诉我为了母亲的生日,全家人商量过好几次了。母亲的生日放在老六家里做。他带我来到了老六的家。
吴老太的儿媳、孙媳们正忙着做寿桃馃。在我们家乡无论大人小孩过生日都要做寿桃馃,送给贺喜的来客。看到大家在做,老寿星也来凑热闹,手脚尽管不太利索,也要露一手。寿桃馃做好了,再点上一点红表示喜气。
喝过茶,老人执意要到当年养育儿女的老屋去看看。吴老太小时候缠过小脚,但身板现在还很硬朗,一路上都是拄着拐杖自己走,从来不肯让儿孙们背着走。
老屋是吴老太的公公造的,建于清代,南北朝向,天井四周木檐都有精致的木雕图案。堂前的香案是当年的老古董,老人公婆的双面像到现在还挂在堂前。
吴老太19岁嫁到郑家,在这里生活了七十多年,生养了六儿一女,如今满堂儿孙有97人。在沈阳的大儿子今年也有79岁了。儿子们成家后都自己造起了房子,几年前老伴过世后,老人也轮流跟儿子们一起生活,这栋房子也就成了古董了。
我们家乡衢州是全国有名的桔乡,一眼望去都是绿茵茵的桔树,与其它村子一样,里前坞村也被桔园包围,老五郑五土,他的房子就建在桔林边。
老五说当时考虑到有三个儿子,就造了这么多房子,现在两个儿子住城里,家里的大儿子也造起了三层楼房。要不是为了家里的桔园,夫妇两个也住到城里去了。
里前坞村现有桔园面积近千亩,桔子产量达350万公斤。桔子的收入人均3000元。大多数农户依靠种桔造起了新房,过上了舒心的日子。
到了下午,老六家就热闹起来了,亲戚、本家、邻里乡亲都来给老太送生日寿礼来了。按照我们家乡的风俗,送礼一般要提前一天送的,嫁在邻村的女儿也带着儿孙早早到来。女儿还给老人准备了龙头手杖和时兴的唐装。不知怎么的,吴老太看到这么多礼物突然发起了脾气。事后她儿子告诉我,老人一辈子俭朴惯了,看到花这么多钱有点心疼。
今天是吴老太的百岁寿辰,一大早儿媳为吴老太梳洗,穿上女儿送的唐装。
按照风俗,儿媳们为吴老太准备了长寿面。
村头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原来是镇政府老人协会专门组织了乐队赶来为老寿星贺寿来了。唱生日歌,吹蜡烛,又是老太没见过的场面。
今天最忙的要数厨房了,洗菜做菜的忙得不可开交。以前摆酒席主要是鸡鸭鱼肉、蔬菜多,如今甲鱼、虾、牛蛙、还有海鲜,这些菜是少不了的。午宴开始了,吴老太太在家的儿孙还有来宾整整摆了十六桌。
远在沈阳的大儿子这时再次打来电话给母亲祝寿。老人非常激动。
热热闹闹的午宴结束了,特地赶来采访的报社记者为吴老太太一家拍下了四世同堂的全家福。
|